等於被三振的三倍券

上周主計總處公布,台灣第2季的經濟成長率為-0.73%,比原先估計的0.5%大幅下修1.23%,台灣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率因而只剩下0.41%。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大家預期下半年的景氣可能回溫,但能否讓全年的經濟成長率維持1%以上,實在令人擔心。事實上,7月中旬,中研院估計今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1.15%,如果把第2季的實際成長率只有-0.73%放進去模型中修正的話,今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應該是達不到1%了!

導致主計總處預估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最主要原因,在於第2季國內消費成長率比預期的要低很多。依數據顯示,今年第2季的民間消費成長率為-5.13%,比第1季的-1.58%還要低許多,因此造成國內需求不足,從而拉低了今年的經濟成長。

而造成國內消費不足的原因當然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一方面,國人足不出戶,造成觀光、餐飲與其他產業大幅衰退以外,國外來台的觀光客人數大幅減少,也是造成國內消費不足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

今年只有1月分還有一些觀光客進來,2月以後觀光客來台人數幾乎就降到零。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政府嚴格管制國境,導致第2季的國際來台人士幾乎降到零。

不久前,觀光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國外來台人數只有126多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471萬人;而下半年國際來台人數將會更少,這些觀光與商務人士來台的支出將會大幅減少。若以去年全年1184萬人次來台觀光人數估算,今年台灣國際觀光收入減少將會接近4000億新台幣,這對於國內消費而言會是很大的一個打擊。

另一方面,去年台灣出國人數達到1710萬人次,這些人的支出總合超過8000億新台幣,其中很多被國內航空公司以及國內的旅行社所賺走,現在這些人的支出也幾乎都不見了,因此會進一步讓相關產業的收入大幅減少,而形成了進一步的消費不足。

雖然,6月下旬出現所謂的「報復性消息」與「偽出國」的說法,使得國內各觀光景點增加了許多遊客,但是暑假結束之後,能否仍有這麼多的遊客,同時對提高國內消費的效果如何,可能仍有待觀察。

另外一個指標是,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已經連續6個月出現消費者物價指數負成長的情況,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國內消費不足,造成需求疲弱,以致物價下跌。在物價疲軟的情況下,國內廠商對於生產的意願會更低,恐導致出現通貨緊縮下的消費與生產同時減少的窘境。

當然,國內的經濟也不完全是壞消息,比方說,國內的股價與國際股價同步屢創新高,而且到目前都還維持在一個相對高點上。問題是,雖然國內股價指數很高,但是幾乎都集中在電子股和資通訊股上面,比方說,台積電、聯發科和聯電等。而這些股票被外國人所持有的比例非常高。也就是說,股價市值上升所可能帶動的財富效果會非常有限,因此對於剌激國內的消費也同樣有限。

另外一個與國內消費有關的就是政府的振興經濟政策,其中政府推出振興經濟的三倍券,總支出為511億元,動滋券20億、藝fun券12億、農遊券12.5億與客家券1.3億,合計只有556.8億,預期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最多在0.1%到0.2%之間,因此對於刺激台灣的經濟效果會非常有限。與國際觀光客無法來台所造成的損失可能接近4000億相比,我們就可以看到政府推出振興方案的規模是如何不足!

總而言之,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人員流動幾乎完全停滯,台灣也不例外,此舉將會造成國內消費的大幅萎縮,即使有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和「偽出國」,可能也很難彌補國外觀光客減少所造成需求不足的情況。而且,在國際疫情持續延燒的情況下,我國邊境管制很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國際觀光客會一直無法來台,因此對於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也會持續下去。筆者認為,政府對於剌激國內消費的振興政策應該要有更大、更有效的做法,否則台灣的經濟可能還會持續低迷下去。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