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仁健觀點》柯文哲為何想當雍正卻變崇禎?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   圖:張良一 / 攝(資料照)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 圖:張良一 / 攝(資料照)

[Newtalk新聞] 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民眾黨主席柯文哲11月12日到鹿港,原本安排要到天后宮參拜,卻臨時喊卡讓廟方「等無人」。天后宮主委張偉東氣得在臉書怒轟「裝肖ㄟ」,「認真準備結果你來蹭人氣」,並說在選舉前「天后宮只會接待侯友宜和賴清德」。

雖然對柯文哲而言,同意侯友宜公開簡訊卻又反悔罵人,6點協議簽了字也能賴皮不承認,那麼對寺廟「放鴿子」當然也是小事。不過如今藍營堅壁清野,正處於「寄生戒斷症候群」的柯文哲,行程空到連佛腳都不能抱,只好直接改至教堂蹭場了。

2023年11月26日《東森新聞》報導〈登記後被酸「神隱」 柯今現身:早上坐教堂想聯合政府〉: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在登記參選總統後,……藍綠參選人趁著這股氣勢,趕緊舉辦造勢,柯文哲卻整整一天半沒有公開行程,原來是躲起來跟上帝講『悄悄話』。……

柯文哲前幕僚吳靜怡比喻,柯文哲像是艦長,一直大喊義無反顧的壯烈出航,殊不知自己只有一艘立槳,柯文哲本來就沒有為了自己獨立參選而做準備,也沒有國民黨能寄生的造勢舞台,可能被藍綠夾殺或是藍綠邊緣。」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也對著媒體開酸:「當初『藍白合』就是要柯文哲考慮藍營基層實力,而這就是政黨實力。藍營這麼多立委候選人造勢可以參加,現在也不知道柯文哲要怎麼跑下去?」

「柯伯寡恩」的下場會如何?

2015年1月,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上任滿月接受專訪時,就已妄稱自己是雍正皇帝,「日批奏章2萬字,最後吐血而亡」。之後還多次提到自己把雍正當成學習榜樣,甚至剛愎到說自己不能接受「單獨上奏」,因此每天早上七點半都要開「庭議」。

其實雍正在位僅13年,而滿嘴跑火車的柯文哲,從政迄今也快到這個「大限」了。但明眼人都知道,民眾黨這個堂口,才不會像雍正死後還能延續一百多年。因為柯文哲不是雍正,而是崇禎。

根據《明史》所載,年號「崇禎」的明思宗朱由檢,與柯文哲一樣,可說是既勤又儉。在位期間總是日以繼夜的批閱奏章,1642年7月9日,只因偶感微恙而臨時傳詔免一次早朝,還要對輔臣致歉檢討。甚至節儉到為了讓後宮嬪妃也有樣學樣,竟要皇后親自下廚做飯。

相較於崇禎前幾任的奇葩行徑,例如萬曆懶到十多年不上朝,正德喜歡到民間行俠仗義,天啟熱愛木工和瓦工的手藝。當時著有《陶庵夢憶》的名作家張岱,就稱讚崇禎「焦心求治,旰食宵衣,恭儉辛勤,萬機無曠。即古之中興令主無以過之。」

但一定有鄉民會疑惑,崇禎之前的幾個奇葩皇帝,無論怎麼惡搞,也都搞不垮大明帝國;為何這麼勤儉的崇禎,簡直就是700多年前的柯文哲,偏偏最後卻落得如此悲涼的下場?

性格決定命運,《明史》說崇禎:「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鄉民們只要看2023年11月起,柯文哲在馬辦與君悅的離譜行徑,不必學什麼命理星座,就能猜到「柯伯寡恩」的下場了。

崇禎為何不能「巡狩」江南?

崇禎面對關外的滿清與陝北的流寇,可說是腹背受敵。1644年流寇李自成先圍寧武,再破大同,眼看就將衝入北京。而山海關外的八旗鐵騎,也早已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衝入北京。

據《明史》及《明季北略》所載,崇禎及文武百官們都心裡有數,北京無險可守,李自成的流寇大軍已兵臨城下。唯一的辦法就是放棄危在旦夕的北京,到南京建立臨時中央,也就是史書上所說的「甲申南遷之議」。

南京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的都城,到原本駐守北京的明成祖朱棣叛亂稱帝後才遷都的。但為了維持祖訓,接下來明朝200多年來,南京仍一直享有陪都的地位,還有人事編制上的小內閣六部,遷都後可無縫接軌。

17世紀起,北半球進入小冰河時期,氣溫急遽下降,華北成為寒帶氣候,莊稼絕收,災民遍布,因此才讓流寇四起。但當時東南各省還沒有受到流寇波及,經濟富裕,加上長江天險,南遷也很合理。

流寇就跟蝗蟲一樣,蝗蟲過境會將莊稼啃食殆盡而不駐留,因為蝗蟲只會吃植物卻不會種植物,吃完了就要轉移至別處覓食。

流寇攻進每一城市,必然是大肆劫掠。但第一輪搶劫能豐收,過幾天再搶第二輪,就很難再刮出什麼油水了。而豐收的流寇很可能就散了逃了,回老家去享受;但流寇大頭目也不擔心,反正這裡搶光了,就往下一個城市去搶,沿路還有更多的難民可收編。

話說回來,流寇頭子守不住城市,也沒意願守城市,他們只想攻進城搶夠了就走。所以即使崇禎離開北京,也不見得就回不來。日後清朝面對英法聯軍與八國聯軍,兩次攻佔北京,皇帝宣稱「巡狩」承德或西安,清朝也沒亡啊?因此崇禎只要想走,即使不說南遷,用官話說是「巡狩」江南即可。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崇禎覺得流寇李自成快打進北京了,就起了逃跑南遷的念頭。這不就跟11月起,柯文哲覺得自己的選戰打不下去了,在馬辦簽下了6點協議一樣。我老婆結衣說的最好:「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明清兩代沒首相,皇帝總攬六部,乾綱獨斷。因此崇禎就跟柯文哲一樣,身邊只剩太監宮女狗。但性格決定命運,崇禎想南遷,卻怕自己先開口沒面子,希望大臣裡有人能率先提議南遷,他則半推半就,擺出個身不由己的委屈姿態,這樣就不用背負逃跑的罪名了。

無奈崇禎與柯文哲一樣刻薄寡恩,本魯根據《明史》粗略統計,崇禎在位17年,斥換內閣大學士50人,處死2人。斥換兵部尚書14人,處死5人。另外還處死總督7人,巡撫11人。

柯文哲又何嘗不是這樣?2014年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同志,現在身邊還剩幾人?別說政論節目裡,一堆靠罵柯文哲維生的前幕僚家臣。連他唯一從台大醫院帶去北市府的蔡壁如,也都在台中黏著盧嬤嬤,砲打民眾黨中央,批評不分區立委名單荒唐可笑。

檢視柯文哲欽點的不分區立委,前8名的安全名單裡,都是親民黨、時代力量、一邊一國、33幫……沒有學者專家,也沒有民眾黨同志,真的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就像崇禎上吊前一樣,君臣之間早已互不信任。

柯文哲與崇禎有著相同的偏執型人格障礙,不相信屬下,喜歡殺大臣,不斷換新人,又不願負責任。他其實早就想跟國民黨議和,卻不願主動開口,只希望太監宮女狗能體察上意,替他開個與藍營議和的頭。

偏偏柯文哲過河拆橋,屠殺功臣的前科累累,如今身邊只剩太監宮女狗。柯文哲就跟上吊前的崇禎一樣,無論如何明示暗示,大臣們始終裝傻裝笨,堅決保持沉默,就是不願替崇禎扛這個責。君臣僵持的結果,錯過了時機,最後也就只能上吊了吧?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柯盈配拍定裝照!吳欣盈聲稱「像阿湯哥」柯文哲:完全理解這是過譽
副手挑「新光公主」黃智賢:柯文哲跟財團深度綁定程度超越柯粉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