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松田武判 石墨乳膠化涓涓創意長河

簡秀枝/松田武判 石墨乳膠化涓涓創意長河
簡秀枝/松田武判 石墨乳膠化涓涓創意長河

  日本「具體畫派」運動精神領袖之一松谷武判(Takesada Matsutani,1937-),正在龎畢度中心展覽,這是他移居巴黎創作一甲子後,第一次在法國境內舉辦的完整個展,意義深遠。

  現年82歲的松谷武判,生於日本大阪,1966年獲得公費到法國留學,而後留下來發展。現在生活和工作在法國巴黎和日本西宮,是一位著名的畫家、雕塑家以及版畫家。

  從20世紀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初期,松谷武判成為了第二代」具體畫派「藝術協會(Gutai Art Association)的核心人物之一。

  「具體畫派」是日本戰後時期極具創新意識並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藝術集體,於1954年到1972間在戰後全球藝術史上,寫下了重要一頁。

  出生二戰前夕的松谷武判,像個近代歷史的見證與敘事者,他的創作,彷彿時時追憶圍繞在戰時以及戰後,日本的多事之秋。

  日本民族性,有著強烈的斯多葛(Stoicism)情懷,戰前戰後,民生凋敝,困難重重,卻也帶來了多種藝術形式的驚人發展。作為日本當代最重要,且仍然在持續創作的藝術家,松谷武判大半生,一直堅持不懈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現具體畫派的精神,以及純粹表達與原始材料的相互作用。

  具體畫派藝術協會創始人吉原治良,早年在《具體畫派藝術宣言》中陳述,具體畫派藝術中,人類精神和物質相互聯繫又保持距離。物質不會對精神妥協;精神也從不會支配物質。

  松谷武判一直遵循這樣的思維。他說,「從物質層面說,他們完全摧毀了我們。但是從精神上、藝術上,他們卻沒能摧毀我們。我們在戰爭之前就擁有非常深厚的東西。我們從來沒有失去它們。」

  1966年,松谷武判在奪得第一屆每日藝術頭獎(Mainichi Art Competition)後,獲得了法國政府的資助前往巴黎,並開始在著名的斯坦利威廉·海特(Stanley William Hayter)版畫工作室」第17號工作室「(Atelier17)裡工作。那四年間,是他最辛苦卻豐盈的歲月,學習了法語、也組建了家庭,並作了在巴黎定居的決定。

  回憶往事,和海特一起工作的經歷,彷彿為松谷武判打開了嶄新的藝術大門,也給了他帶來了全新的自信和對藝術的把握。松谷武判重新思考他的創作語彙,一種新的藝術語言應運而生:無論是精準的筆觸,還是更上一層次的畫面結構,都在被藝術家完美控制的同時,帶有自身特有的有機性。

  松谷武判嘗試使用乙烯基膠水進行創作,他將膠水黏在帆布上然後讓其自由滴落。這種材料在上世紀60年代早期首次投入批量生產。在其最早的藝術實驗中,松谷武判在畫布表面上創作出球形,並用自己的呼吸來創作出腫脹和破裂的形態,最後呈現的作品讓人聯想到肉體和傷口。

  之後,他又受到實驗室血液標本的啟發,乃將該技巧進一步發展,同時使用風扇和自己的呼吸去控制膠水的走向,創造出一系列圓潤三維的形狀,讓人不禁聯想到女性身體的曲線。於是他嘗試在作品中,表達一種從材料本身散發出、肉慾的感官。

  例如,畫面的表面,佈滿了被切開的球狀,讓人聯想起嘴巴、水皰以及性器官。這些作品中都用到了乳白膠(聚醋酸乙烯脂膠、或埃爾默膠)。松谷武判的藝術生涯中,持續使用的材料。

  這樣的創作手法,是他非常獨特個人風格,也被視為是藝術家實踐具體畫派精神的實例。

  而在國際藝術之都長住,眼界視野都得與國際接軌。松谷武判的大半生,可說受西方文化中「意象」(the image)理論及歷史,尤其是美國極簡主義(American Minimalism)和「硬邊藝術」(Hard Edge)派藝術家,他重新安排和探索繪畫空間的極限。

  他創造性地利用石墨,形式與姿態的登峰造極,1970年代末至今,未曾停歇。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開始,松谷回歸結合了乙烯基膠和石墨的三維作品。他繼承了「具體畫派」運動的傳統,努力藉助石墨來識別和表達乙烯基膠水的特性。漸漸地,石墨也就成為了他標籤式的創作材料。

  吸收了日本藝術中的充滿儀式感的、甚至痴迷而重複的創作姿態,松谷武判在壁畫大小的紙張上每次一小塊或一個筆觸,精細地堆積出一片遼闊的金屬黑。

  1977年 至今發展出的「溪流系列Stream」,變成了他的標誌性作品。他以在常常的黑色線條的末尾濺起的松節油為每一幅作品畫上終點,使得這種化學物質與石墨混合,並順著畫紙滴下。通過在大型畫卷上溶解石墨,松谷武判的「溪流」系列向外界展示了存在、變幻以及成形的力量。

  舉例來說,《流水-8》(Nagare-8,1983),是松谷武判創作的「溪流」系列中尺寸最大的作品之一。在這幅大型畫卷上,藝術家覆蓋上了一張石墨毯,只留一條白線從中穿過。用指甲刮擦過的作品表面,被粗糙的、似乎被碾磨過的紋理覆蓋。然後,松谷武判在作品的邊緣撒上松節油,完成了這幅層次豐富、極具視覺衝擊力的作品。

  該儀式化的創作方式,用時間記錄下了他的每一個姿勢和動作,在讓人回想起他源自日本的藝術源頭的同時,又不得不承認松谷武判,已經成功地將其轉化成獨一無二、完全自己的藝術語言。

  松谷武判後期創作的繪畫作品,與其早期讓作品自由成形不同,在這些作品中松谷武判小心翼翼地控制著膠水在畫布上的流動,吹入或是放出空氣,從而在膠水變硬時創造出新的起伏、褶皺和裂縫。

  這些作品展示了松谷武判,對形式和姿態的創作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松谷武判窮其一生,致力於實驗性材料,作為藝術表達。繪畫中的形狀,充滿能量,有如巨浪拍打海岸的狂肆,又像蠶蛹破繭而出的劇烈,植物突破土壤發芽的瞬間。

  石墨反射出光芒,展現出紋理、深度和重量。難得這項一個跨度超過一甲子的完整展覽,把松谷武判的藝術成就,堆上國際當代藝術的最高峯,令人嘆服。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