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林明弘 中國瓷瓶發想定點裝置藝術寫歷史

簡秀枝》林明弘 中國瓷瓶發想定點裝置藝術寫歷史
簡秀枝》林明弘 中國瓷瓶發想定點裝置藝術寫歷史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知名當代藝術家林明弘(Michael Lin),首次把當代藝術,帶到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位置,就在大廳的電扶梯兩側。

這是大都會美術館首次嘗試的「定點裝置藝術(Pentachrome)」,也是第一位華裔當代藝術家,在該知名美術館作所作的展覽。該作品同時由 Barbara A. Wolfe 和館長基金贊助,於上(8)月 15 日開始呈現。

根據大都會博物館的作品介紹中表示,林明弘創作靈感,係來自博物館的藏品和建築,他用兩個中國瓷瓶上的裝飾圖案,經過他的當代藝術轉譯手法,呈現大而色彩鮮明的圖形,安置在在電扶梯沿牆,引人關注並思考博物館的建築,與周邊所展示的中國陶瓷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同時啓發參觀者,從全新視角審視博物館大廳、露台及周邊藝術。

透過林明弘熟練技法的轉譯與輸出,彩色圖像,裝置在電扶梯兩側,讓一樓往上走的大廳電扶梯,藝光四射,蓬蓽生輝。

大都會的Marina Kellen French 館長 Max Hollein 在公開訊息中表示,「林明弘精彩的裝置藝術,以一種意想不到的身臨其境方式,讓電扶梯鮮活起來,同時也引人深思,博物館標誌性大廳中,展示中國陶瓷的歷史。

該館長強調,「我們一直尋求能讓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參觀者,耳目一新的藝術體驗方式」。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國繪畫副主任(Oscar Tang and Agnes Hsu-Tang Associate Curator of Chinese Paintings)史耀華(Joseph Scheier-Dolberg)也補充指出,林明弘在藝術、建築和人際關係上,融會貫通,讓他成為該作品的理想人選。」

「他創造了一種令人難忘的視覺體驗,同時也讓人們留意到亞洲藝術,在偌大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空間內的重要角色。」史耀華強調。

大都會博物館說,一百多年來,亞洲藝術,特別是中國陶瓷,點綴著博物館大廳,在二樓露台周邊十分耀眼。而新古典主義建築的特點,是冷色調石灰石表面、高聳的柱子、穹頂和拱門,以及長而規整的欄杆,這些中國陶瓷的蜿蜒器形和鮮明色彩,因而有反襯、裝飾的作用。

為此,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創始董事們,有志一同,非常期待這種互動效應,因爲他們家中就陳列著中國陶瓷,為布雜藝術和洛可可風格的室內設計,增添色彩、造型和一絲異域風情。

隨著時間推移,儘管博物館的藏品,不斷增加,對他國文化的理解,也不斷演變,歐式建築與中式裝飾之間,存在著某種耐人尋味的美感。林明弘《Pentachrome》展正好突顯、探索,並給予跨域關係的逆轉經驗,當參觀者乘電扶梯上樓時,就置身於滿目花鳥圖案當中,漂亮的圖案,正來自兩個清代瓷瓶,透過放大,呈現恢宏雄偉的氣勢,安置之後,給人滿滿的東方風情。

林明弘受到城市街頭海報(「wild posting」)廣告的啓發,以一種堆積、不規則的方式處理圖象,打破博物館的嚴肅氛圍,招喚街頭的閒適參與。

林明弘讓參觀者沉浸於這些圖案,以更深入地思考它們在博物館大廳的歷史中扮演的矛盾角色 —既是中心,也是邊緣。《Pentachrome》展由藝術家林明弘構思,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唐騮千與徐心眉中國繪畫副研究員(Oscar Tang and Agnes Hsu-Tang Associate Curator of Chinese Paintings)史耀華(Joseph Scheier-Dolberg),都參與咨詢。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十分重視這個展覽,在網站作了專業介紹,更使用 #MetPentachrome 標籤在 Facebook、Instagram 和 Twitter 上,同步展示。

林明弘是台中林家後代,1964 年在東京出生,在台灣受啟蒙教育,1973年全家移民到美國洛杉磯,接受了南加州的多元文化,並對藝術產生了興趣。1990年,畢業於洛杉磯奧蒂斯設計藝術學院(Oti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1993年獲得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藝術碩士學位。

根據資料,林明弘的藝術養成,受到國際藝術家及跨域前輩啓蒙,包括藝術家丹尼爾.布倫(Daniel Buren)、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和弗朗茨.韋斯特(Franz West)。以及散文家伊萊恩.斯卡里關於身體文化的作品、台灣新浪潮電影導演,如侯孝賢、蔡明亮和楊德昌等人,都曾林明弘產生不等程度影響。

林明弘透過精心規劃的大型畫作,重新轉譯思考,打造公共空間,在作品中經常使用台灣傳統織品的圖案和設計(台灣紅或傳統被單圖案,他的作品曾在全球的大展覽機構和國際雙年展上展出,包括 2013 年奧克蘭三年展和加州太平洋三年展、2016 年的馬尼拉當代藝術設計博物館、2017 年的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藝廊、2019 年的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及最近 2020 年的多倫多當代藝術博物館和墨西哥城Jumex博物館,2021年東京Taiwan Now平台。目前在布魯塞爾工作和生活。

特別走一趟大都會美術館,就為了欣賞這個象徵「華人之光」榮耀的作品。在大都會一樓隅角找到作品,並在現場,多次搭乘電扶梯,上上下下,仔細品覽。坦白說,該作品規模,沒有預期的宏偉,林明弘挑選轉譯的瓷器圖案,不算太特殊,不過57歲的林明弘,可以在大都會美術館留下創作紀錄,也是件難得的好事。恭喜Michael!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