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別吃火鍋?醫師教你巧吃不養胖

【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冬天大家都愛吃火鍋、麻油雞,年底又有聖誕節、跨年、農曆春節等節慶,大餐吃太多,一不小心就發胖!體重過重除了對糖尿病患者不利,也容易導致血壓和血脂升高,加上天冷血管收縮,恐引發中風和心肌梗塞!新陳代謝科醫師針對民眾愛吃的火鍋、甜湯、薑母鴨,教你如何吃飽不養胖!

冬日吃補品時,麻油和米酒由於熱量高,建議少量添加即可。
冬日吃補品時,麻油和米酒由於熱量高,建議少量添加即可。

根據統計,一個冬天過下來,我們的平均體重可以增加2至5公斤,而體重增加會提高身體的胰島素阻抗性,造成血糖上升。糖尿病患者至少每三個月要檢查一次糖化血色素,來評估最近的血糖控制情形,而大節日過後,數值往往都會上升1至2。

不過,台灣人最喜歡在冬天進補,過年過節也難免要吃點美食,到底該怎麼吃才能兼顧健康?

冬日補品少油少酒 搭配青菜才健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鈞鎧表示,冬令進補常食用的十全大補湯、當歸鴨或排骨、麻油雞、薑母鴨等,主要是以肉類為主的燉補湯品。這些補品含有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對血糖影響不大,只要選擇油脂含量較低的部位,去掉外層皮再烹調,份量不過多,的確可以滋補不傷身。

紅豆湯圓的熱量和糖分往往都很高,糖尿病友應特別當心!
紅豆湯圓的熱量和糖分往往都很高,糖尿病友應特別當心!

不過,張鈞鎧醫師提醒,由於麻油和米酒每單位的熱量很高,不小心就會攝取過多卡路里,造成體重上升及血脂異常。因此,建議只要添加少許的麻油和米酒,簡單調味即可,避免使用太多。

另外,進補的湯品大多搭配麵或麵線,而這些主食屬於富含澱粉的全榖根莖類,是容易造成血糖上升的食物。若只喝湯吃麵,為了達到飽足感,就會額外吃較多的澱粉,因此建議一定要有青菜,增加飽足感又健康。

濃湯羹湯口感黏稠 太白粉地瓜粉熱量高

冬天大家總愛吃濃湯、咖哩、羹湯等吃起來黏呼呼的食物,一吃下肚立刻驅走寒冷。但這些食物為了塑造黏稠濃厚的口感,會添加也屬於澱粉類的太白粉及地瓜粉,熱量會大幅上升,也會造成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上升。

紅豆湯圓再加糖 喝一碗血糖破表

另外,很多人冬天深夜喜歡來碗甜湯,卻不曉得紅豆、綠豆、蓮子、芋頭、地瓜都是澱粉,再加上黑糖、冰糖、或蔗糖調味,吃一小碗血糖就爆表。張鈞鎧醫師提醒,湯圓也是高熱量的代表,小湯圓10顆或大湯圓4顆的熱量就相當於一碗白飯,糖友一定要特別小心。

糖尿病友吃火鍋時,應避免加工餃類,沾醬以薄鹽醬油取代沙茶醬。
糖尿病友吃火鍋時,應避免加工餃類,沾醬以薄鹽醬油取代沙茶醬。

火鍋可吃青菜肉類 別吃加工餃類和沙茶

火鍋是冬天最受歡迎的食物,很多糖尿病患者誤以為火鍋不能吃,但其實涮肉、青菜、菇類、豆腐都可食用,只要避免加工餃類、鍋底使用少油高湯、沾薄鹽醬油而不沾沙茶醬,糖友也能開心吃火鍋。

手機APP管理體重 記錄飲食評估熱量

想要妥善管理體重,現在也可以善用手機APP。台北市政府提供免費下載體重管理程式,輕鬆一拍即可完成飲食紀錄、熱量評估及運動管理,其中還提供豐富多樣的營養資訊及食物熱量表,是冬天控制體重的利器。

胖太多要注意 應尋求專業診治

張鈞鎧醫師提醒,如果體重半年內增加超過10%,就要考慮可能是內分泌疾病所造成,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庫欣氏症等,應至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求診,勿迷信坊間偏方或減肥藥,以免延誤治療,花錢又傷身。

近幾年有許多新型藥物有助於體重控制,如果民眾有體重過重的困擾,可以帶著平日的飲食紀錄,到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求診,經由醫師完整評估,排除可能疾病,配合生活習慣調整和藥物治療,就能輕鬆過冬不養胖。

更多健康新聞:

糖尿病的5大迷思 營養師一一破解

喝油切飲料去油一定瘦?營養師這樣說…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