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藥物治療分口服錠劑及針劑皮下注射劑型

目前糖尿病治療仰賴飲食、生活型態調整、運動、體重控制以及藥物,而藥物治療又分口服錠劑及針劑皮下注射劑型,其中皮下注射針劑藥物主要包含兩大類:胰島素及類升糖素肽-1受體促效劑(GLP-1RA)。 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劉智軒表示,胰島素是目前效果最好之降血糖藥物,而許多病人也需要胰島素來積極控制血糖。而預混型胰島素常用於治療病友已經使用基礎胰島素但還需要積極控制飯後血糖的患者。 然而,預混型胰島素因固定比例的中長/短效胰島素使得在胰島素劑量調整時更加困難,發生低血糖的風險以及之後的高血糖反彈機會更高,也使的血糖波動更不穩定。 目前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六編第八十三條之藥品給付規定第5節激素及影響內分泌機轉藥物Hormones & drugs affecting hormonal mechanism「5.1.3.GLP-1受體促效劑」部分規定,以及「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已同意並建議這兩種針劑之合併使用以及好處,將較少發生低血糖,並且體重會減少(12,13)。 且類升糖素肽-1受體的促效劑liraglutide在心血管疾病的預後研究(cardiovascular outcome trials,CVOTs)中,LEADERtrial可以降低心血管併發症之風險 。 因此在過去使用預混型胰島素治療控制不佳的第二型糖尿病患是否能夠藉由GLP-1受體促效劑和每日一次的基礎胰島素治療而改善血糖控制並降低相關血糖指標以及副作用在過去並未有相關之研究來作探討。 劉智軒說,從三總新陳代謝科門診收34名第二型糖尿病人,平均年紀約60歲(最輕40,最老72歲),平均的糖化血色素約8.6%。 先讓患者繼續使用預混型胰島素約1星期,而期間會裝置CGMS5到7天,之後則開始使用Liraglutide合併基礎胰島素(basal insulin, Toujeo),治療期間3個月後回診抽血及再裝一次CGMS約5到7天。 結果分析改變針劑治療的病人們體重平均下降2.5公斤,糖化血色素降低1%。而在連續血糖偵測儀數據中亦顯示高血糖比率改善17%,血糖達標率增加20%,四項血糖變異度中三項指標(standard deviation-SD、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continuous overall net glycemic action-CONGA)也有達到統計學上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