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靠控糖已經不夠?醫揭「腸泌素」能保護器官:還能防止中風

30多歲的王先生已經有10年的糖尿病史,BMI身體質量指數都在35左右,因為工作的關係,飲食很不正常,血糖控制相當不穩定。仗著年輕,而不太關心血糖的他,在值勤時突然因為胸悶、胸痛而被送進急診室。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表示,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於是緊急安排心導管手術,放入血管支架⋯




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經常伴隨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共病,而讓心血管疾病提早報到。林柏霖說,放完心臟支架暫時解除危機後,更重要的是長期血糖控管。
 
「經歷過心肌梗塞,患者理解到控糖的重要性,願意積極配合治療,開始使用腸泌素GLP-1,」林柏霖說,「由於腸泌素GLP-1具有多重機轉,讓血糖能夠更穩定,而且達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對他而言能發揮全身性的保護效果。」

血糖超標的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會帶來很多的併發症,林柏霖指出,糖尿病對患者最大的威脅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抽菸等,林柏霖解釋,心血管疾病和血管發炎有關,血管發炎的時候可能讓脂肪更容易進到血管的內皮細胞,而形成血管斑塊,使血管管徑逐漸狹窄。依照血管狹窄程度不同,可能產生不同的症狀。
 
一般而言,如果心臟冠狀動脈狹窄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病人會出現心絞痛,如果遇到寒流來襲,可能會演變成危及性命的心肌梗塞,林柏霖說,如果腦部血管狹窄,就會導致腦中風,造成致命性的危險。
 
心血管疾病包括「大血管病變」與「小血管病變」,症狀表現相當多樣,林柏霖解釋,當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時,患者容易喘,活動力下降。可能在活動時感到胸悶、胸痛,感覺像被重物壓住,且胸痛會延伸到左肩、下巴。若是症狀持續時間較短,會在休息後緩解,稱為穩定型心絞痛;若是症狀持續時間較長,休息不會好,稱為不穩定型心絞痛,務必立刻就醫。
 
小血管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可能導致失明、手腳發麻、腎臟衰竭等。林柏霖指出,糖尿病是導致洗腎的重要原因。

血糖超標小心心血管疾病
血糖超標小心心血管疾病

當我們遇到糖尿病患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的時候,一定要調整控糖藥物。」林柏霖強調,「目前的糖尿病治療指引都認為需要做藥物的改變,因為腸泌素GLP-1、排糖藥等已被證實具有器官保護的效果,提早介入能夠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有助改善糖尿病患的存活率。」
 
腸泌素是人體天生就有的荷爾蒙,當我們進食後,食物進到腸子就會刺激腸泌素分泌,林柏霖解釋,腸泌素可以發揮多種功能,包括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抑制升醣素作用,同時可以延緩胃排空,且能作用在中樞神經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這些功能都有助維持血糖穩定。
 
「目前的研究證據指出,如果一個糖尿病的病人,合併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阻塞等心血管疾病,就適合使用腸泌素。」林柏霖說,「過去的觀念是等到口服藥無法控制血糖的時候,才開始使用針劑。現在的控糖觀念已有大大的變革,只要糖尿病患合併心血管疾病,就可以使用雙胍類藥物加上腸泌素治療,目的就是要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提升存活率。」

心血管疾病需調整控糖藥物
心血管疾病需調整控糖藥物

保養心血管,飲食、運動、藥物都非常重要,林柏霖說,請掌握SABCDE口訣:

  • S(Salt):就是鹽巴,平時不能吃太鹹。

  • A(Alcohol):就是酒精,酒精要減少。

  • B(Body weight):就是體重,最好維持理想體重。

  • C(Cessation of smoke):就是戒菸。

  • D(Diet adaptation):就是飲食控制。

  • E(Exercise adaptation):就是運動調控,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個禮拜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這些都有助維持心血管的健康。

保養心血管掌握「SABCDE」
保養心血管掌握「SABCDE」




糖尿病的治療,以前都是看血糖和糖化血色素,希望把飯前血糖控制在80~130毫克/分升,飯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小於180毫克/分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小於7%,林柏霖說,如今糖尿病治療已跨入新的時代,除了血糖達標之外還要注重器官保護,希望透過腸泌素、排糖藥等,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機會,提升存活率!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為:預防中風、心肌梗塞,記得調整控糖藥,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超夯減肥藥「腸泌素」是什麼?一表看懂「瘦瘦針」4種針劑+1款口服藥
早餐吃雞蛋竟是大忌!專家教你吃「逆轉糖尿病菜單」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糖尿病靠控糖已經不夠?醫揭「腸泌素」能保護器官:還能防止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