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旅遊真代價》走訪16國 揭國際旅遊衝擊

越南向來是東南亞旅遊的勝地,今(2023)年還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全球最值得到訪的52個地方排行榜。

越南北部名列世界遺產的下龍灣,以海上桂林的絕美風景,去年吸引了700多萬遊客造訪,今年甚至還將來到850萬人的規模。

而隨著纜車、主題樂園、豪華酒店以及數以千計新住宅的聚集、開發,下龍灣的生態環境遭遇劇烈的衝擊。

今年3月以來,沿岸撈起的垃圾量體積就達1萬立方公尺,足足可以填滿4座奧運規格的游泳池;原本生存在海灣的234種珊瑚,數量只剩下了一半;整座城市所產生的廢水,目前的處理量只有4成多。

下龍灣管理部門環保負責人Do Tien Thanh指出,「下龍灣,特別是鄰近海岸的區域,所承受的環境壓力最大。社區的社會經濟活動的廢棄物污染,讓環境品質與景色遭遇危機。」

  • 越南下龍灣塑膠垃圾污染 2個月撈逾4座奧運泳池量

同樣的難題也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知名觀光景點。上個世紀50年代冒出頭的國際旅遊,數量從一年2500萬趟,到了2020年飆升至13億趟,成長整整52倍。

觀光旅遊從風雅的菁英嗜好,搖身一變成為一門全球型的產業。全球80%的國家,排名前5大的外匯來源仰賴觀光旅遊;地球上每10個工作當中,就有一個與觀光旅遊有關。

紀錄片《旅遊真代價》片段指出,「最乾淨的目的地,其貧困的程度最高。花在一個國家裡的每一塊美元,只有14%會留在那個國家;郵輪不斷地進來,但卻不是為了在地的東西。我們是極端無意識的消費者。」

趕在今年暑期旅遊旺季來臨前,在英國串流平台上架的紀錄片《旅遊真代價》,走訪16個國家、拍攝了1000個小時的影片,赤裸裸的揭露國際旅遊存在的種種荒謬不堪的黑幕。

像是血淋淋的虐待動物,以滿足遊客的獵奇心。動物表演這項娛樂,統計在全球有50萬動物深受其害。

而一種所謂結合公益與觀光旅遊、體驗在地不同生活面貌的「公益旅遊」,讓非洲、東南亞等貧窮國家的孤兒院數量大增。年幼的孩童被人從親生父母身邊搶走,只為了讓有錢國家的「善心人士」可以過一過「公益」的癮。

紀錄片《旅遊真代價》執行製片布魯斯波恩直言,「那些真的參與這些旅程的人,他們是真心想要做好事、他們真的想要幫忙。而他們預定的這些行程,對未成年人有極大的影響,人們在他們生活進進出出,讓他們有被遺棄的問題。我們在《旅遊真代價》深入探討了這一點,還有整個兒童福利的問題。有一群旅遊團的一站在學校,學童為觀光客做表演跳舞之類的。你在你的國家不會做這種事,你不會和一群成年人走進一間教室,讓孩子從課桌上站起來為你唱歌表演,為什麼你會在其他國家這麼做呢?」

紀錄片的後半段透過印度的婦女計程車行、泰國清邁的大象自然公園、祕魯馬丘比丘周圍山城的傳統織布村,讓觀眾看到國際旅遊可以產生的正面影響,那就是改變不良的消費方式,與在地人文攜手共創雙贏。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金鐘導演劉嵩紀錄片《南國啟示錄》 探索東南亞國家風情
9位前輩藝術家紀錄片 台灣美術文化史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