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美角色轉變 拉加德道出憂心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日前在華府的一場活動上開玩笑說,戴上「夢幻望遠鏡」,看到十年後IMF總部可能已搬到北京。「紐約時報」指出,拉加德也許是開玩笑,但她的一席話反映全球領袖憂心美國在國際組織的角色正在改變。

除了IMF外,多家國際機構今年也對中國會在何時邁向全球經濟「一哥」的位置做出了預測。普華永道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今年2月出具的一份名為「長期觀點:2050年之前全球經濟秩序會有什麼改變?」研究報告,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且到2050年都還居於首位;但若用市場匯率計算時,中國則會在2050年之前成為全球經濟新霸主。

世界銀行的統計數字也顯示,當調整至「國際美元」來解釋當地貨幣購買力時,中國19兆6000億美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美國的18兆5000億美元,但若未調整至購買力平價來計算的話,中國的11兆1000億美元則遠遠落後於美國的18兆美元。總體經濟學家使用購買力平價來比較國與國之間的經濟生產力和生活水準。

IMF規章載明,總部設在經濟規模最大的會員國境內。美、英和其他強權1944年在布列頓森林集會,決定如何穩定世界經濟時,美國獨霸全球的經濟力量決定了IMF和世界銀行的總部都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

中國和印度經濟實力增強後,這個決定有時遭到質疑。北京主導一些地區性組織,例如與世界銀行競爭的亞投行,顯示其急於在全球經濟扮演更重要角色。

反觀川普以反全球化政見當選美國總統,他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重談一些行之有年的貿易協定,讓包括拉加德在內的世界領袖密切觀察美國全球角色的改變。

雖然拉加德不排除IMF總部在2027年可能搬到北京,不過分析家指出,美國在IMF享有否決權,IMF領導階層在美國政權更替後,莫不小心翼翼爭取白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