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汽車的“假想敵”是元宇宙?

村山惠一:“人們的出行慾望不會消失”,索尼集團會長兼社長吉田憲一郎1月初表示,該公司討論成立純電動汽車(EV)公司並向市場投放純電動車。

據日本調查公司富士經濟預測,到2035年,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乘用車)規模將達到2418萬輛,是2020年的11倍。商機將會擴大,新涉足該領域的氛圍日漸增強。吉田憲一郎在演示時播放了索尼汽車疾馳的影像。但是,前方等待的是不是平坦的光明大道,這一點還是個未知數。

“和朋友或家人聚會、工作、學習、娛樂、購物、創作。能夠想像出來的事情幾乎全部都可以實現”,美國Meta(原Facebook)首席執行官(CEO)馬克·扎克伯格在介紹人們在元宇宙(虛擬空間)裡進行活動的效用時如此表示。扎克伯格稱,“可以把更多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用在路上的時間減少,環境負擔也比較小”。

擁有這種想法的不僅只有Meta。美國微軟考慮到要強化元宇宙業務,決定斥巨資收購大型游戲企業。據預測,到2028年,包括設備、軟件、服務在內的元宇宙相關市場規模將達到8290億美元,擴大到2020年的17倍。這會對人們的出行產生抑制作用。

從數據來看,人們越來越少出門。日本國土交通省2015年以日本全國70個城市為對象進行的調查顯示,人們的單日出行次數創下新低。以20多歲的男性為例,1987年工作日的單日平均出行次數約為3次,2015年則減少至不到兩次。

網絡和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身處的環境足不出戶就能解決問題,這是人們不願意出門的原因之一。英美兩國的數據也顯示出類似的情況。後來,由於新冠疫情,有過會議、教育、醫療方面的遠程體驗的人迅速增加,這一點已是眾所周知。

提供在家享受不到的服務才是汽車的意義

用於出行的純電動汽車和導致人們出行減少的元宇宙。目前這兩種勢力正在同時興起。以後人們的出行會如何變化?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此采訪了8名在實力雄厚的咨詢公司負責汽車業務的專家。

“元宇宙將導致人們的出行減少”,這是多數專家的看法。他們認為,很多情況下人們將無需外出,包括上班上學等典型的出行需求。有專家預測,如果元宇宙的精確度提高,將會出現以低廉價格“旅行”的方式,提供一種與出門體驗實地旅行的富裕階層不同的選擇。

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s”

日本國土交通省2015年的調查顯示,在出行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汽車。汽車在工作日出行中佔比45%,在休息日出行中佔比62%。對於純電動汽車企業來說,運用虛擬技術的企業帶來的壓力不容忽視。

出行需求並不會消失。但可能會成為“篩選”的對象。這次出行真的有必要嗎?人只有認為存在“前往”的意義,才會選擇出行。出行過程中的體驗無疑也會影響判斷。

那麼,純電動汽車需要實現什麼呢?有聲音指出,隨著各種各樣的汽車出現,汽車價格會下降,吸引力會增強,但也有很多專家認為僅靠電動化還不行。要想把汽車打造成能有效利用出行時間的空間,必須實現自動駕駛。如果汽車實現網絡化,提供在家裡體驗不到的服務,或許可以吸引Z世代。

出行成為智能手機時代技術革新的主戰場

關鍵在於純電動汽車開發商的想法能有多靈活。回顧歷史可以看到,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以後,創新競爭的主戰場都跟出行有關。

比如在美國優步等的推動下實現普及的共享汽車。可以不用為了使用和維護私家車而花費大量時間和費用了——優步創始人2016年在美國報紙發布的文章如今讀來仍覺得富有野心。作為輕便的交通工具而共享電動滑板車的做法也在全世界推廣開來。

新冠疫情促使再次改變人員流動的服務興起。比如,2021年進入日本的美國外賣企業DoorDash。該公司2021年7~9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5%。近8成用戶感覺生活效率提高了,可以花更多時間在家人、學校和工作上。雖然配送員很忙碌,但大量減少了“外出就餐和購物的消費者”。

美國DoorDash進入日本

Meta於1月11日宣佈迎來DoorDash的CEO徐迅(Tony Xu)擔任董事。扎克伯克表示,“期待為構建元宇宙而學習他的思維”。變化將永無止境。

關鍵是要實現不存在出行方面的低效、不合理和不經濟的情況,能夠實際感覺到進步的社會。純電動汽車和元宇宙也不是完全相反的關系,通過相互融合,可以相得益彰。

世界觀的比拚

專家也評價稱,現在的汽車還不夠方便和成熟。“只有通過數據將汽車與社會聯繫起來,價值才會達到最大”。汽車不能孤立看待,而是要看作巨大系統,不通過數字技術優化整體,時髦的純電動汽車最後也只會陷入交通擁堵。此外,脫碳的必要性也是不言而喻。

筆者還聽到了這樣的聲音——“通過出行,產生感動和發現。交通工具企業必須創造這種體驗”。IT行業也同樣要爭取提供愉悅、舒適的體驗。兩者應該也是相互刺激的競爭對手。

索尼有多種業務。主力游戲業務與元宇宙密切相關。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實時工作的遠程機器人業務也從2021年12月正式啟動了。索尼提出的存在意義就有“讓世界充滿感動”。感動與移動,會實現什麼樣的社會?必須要比拚世界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日經中文網”(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村山惠一,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