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生態保育及資源再利用 范志明讓漂流木汰舊浮筒重生

目前正在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生活工坊展出的「范志明漂流木生活創作展」,內容豐富有趣,創作者結合自然生態保育及資源再利用,以巧思讓漂流木、汰舊浮筒重生,作品的造型生動又相當有美感,展覽即將到期,美學館館長李吉崇歡迎民眾把握中秋連假,踴躍前往欣賞。

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表示,移居臺東都蘭的阿美族人范志明,從事漂流木創作20餘年,多以大型公共藝術為主,近年則專注於自然生態保育及資源再利用,如將漂流木細枝重新堆疊、排列打造的飛羽系列創作;運用汰舊浮筒、浮球結合漂流木底座發明出的pawpaw鼓;以漂流木結合多項發明、設計專利創作的Talaluki手工琴及琴架。

李吉崇館長指出,這項展覽分為4大系列主題,包含飛羽系列公共藝術創作、寶抱鼓裝置展、手工琴裝置展和音樂及居家生活概念展,將自身所追求的原創、在地、綠色等概念實踐於生活之中。

李館長說,范志明所創作的Talaluki手工琴,取得「電木吉他結構」與「制動裝置」2項發明專利,彈奏時手感滑順,音程調整快速便捷,音色同時具備木吉他的質感,並有電吉他緊實、明快、乾淨俐落的延音創新設計。

在范志明眼裡,漂流木是擺盪在浪濤裡的母親們,從山裡的植被,再一次將自己貢獻給海洋,飄打上岸孕育了海岸的生靈、居民的生活文化,還有他的手工吉他。他希望漂流木不再被大量焚毀、被無謂清運,能夠靜靜的,讓漂流木留在海上、沙灘上,使萬物循環不息。

范志明的作品有大型的貓頭鷹、麻雀,有利用漂流木製作舒適的高腳椅、長桌椅,還有點綴晶亮彩珠的寶抱鼓,展期到10月4日止,希望有興趣的民眾不要錯失欣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