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紮不力 流浪動物創新高

中國時報【陳人齊╱台北報導】 近來虐待動物事件頻傳,動保議題再度受到關注;而隨著少子、高齡化社會成型,飼養寵物意願逐年升高,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流浪動物數量增加。根據統計,去年全國共有14萬6773隻流浪犬,創15年來新高;如何用有效、人道方式降低流浪犬數量,成為重要課題。 2017年2月,農委會公告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停止人道撲殺,讓「12夜」(註:依法律規定,收容所動物只有12天等待被主人找回或領養,否則就會安樂死)畫下句點,台灣也成為亞洲第2個「零撲殺」國家。 2014年以前,政府平均每年捕捉12萬隻流浪動物,只要有民眾檢舉,動保大隊隨即出動;實行零撲殺政策之後,至今已少捕捉25萬隻流浪貓狗,任其在外配種,演變成龐大「浪浪」族群。去年數據顯示,流浪狗較4年前多出1萬8300隻;今年10月,全台收容所總收入動物達4535隻,但出所數僅3020隻。 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全台遊蕩犬以台南市最多,達2萬2176隻,平均每百人就有1.18隻遊蕩犬;密度最高是台東縣,22萬人口高達8485隻遊蕩犬,平均每百人就有3.87隻遊蕩犬。 流浪動物數量激增,造成環境與人的衝突,過去3年基隆流浪狗成長幅度最高,其次是澎湖、新北、台東、屏東、彰化。以目前台灣偏鄉人口負成長趨勢來看,未來流浪動物數量恐將失控,成為傳染病溫床。 「相信動物」協會執行長郭璇表示,以往政府無需思考流浪動物從何而來,現在禁止安樂死後,有縣市開始積極精準捕捉、TNVR(誘捕、絕育、注射疫苗、回置)等源頭管制,成效有目共睹。但是仍有縣市放任不管,造成收容所爆籠,野外犬隻也大增。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鄭祝菁指出,近幾年國人養寵物風氣盛行,許多主人未善盡管理就棄養,因此結紮不應僅限流浪動物,家貓家犬也須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