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不給賴清德當閣揆的大僵局

作者:林濁水/前民進黨立法委員

儘管賴清德說他不會擔任閣揆,儘管媒體仍然不斷傳說幾個派系領袖從派系立場,進行反對賴清德成為閣揆的運作,但是民進黨多數跨派系立委仍然希望賴清德能接下閣揆的位置,力挽狂瀾,以免民進黨在2018和2020選舉接連受到嚴重衝擊,其間英系的一些知名立委如羅致政、蔡易餘、劉櫂豪,態度尤其清楚。

不過多數民進黨立這一個主張許信良反對。

許信良的理由很坦白,也很有趣。他認為賴清德現在是人望最高的「儲君」,是未來最可能的接班人,所以不應該當閣揆,因為台灣閣揆的位置「從過去經驗看來,閣揆是很損人的位子,對未來會成為領導人的人,閣揆不見得是好的位子。」

所謂「過去」如果從2000年算起,的確是這樣:馬、扁兩位總統,總共耗損了12位閣揆,平均每人1年4個月就再見。

這樣的閣揆任期和現在的德國梅克爾已經當了12年,或過去蔡總統最佩服的英國柴契爾一當就11年比起來完全無法想像;台灣閣揆這樣的任期和西歐6個雙首長制國家比,也都差得非常遠。

他們在2000年前後到現在,每一個國家閣揆任期平均至少3年以上,其中奧地利20年來任期平均是6年8個月,其中愛爾蘭勃地•埃森當了11年,冰島戴維•奧德森當了13年。縱使最短的法國,20年來平均任期也有兩年10個月,是台灣的兩倍多。

台灣其實不只是和一般國家比,閣任期之短世界冠軍,和2000年之前的自己比,也同樣短得不像話。

台灣從1950年到2000年50年之間,總共才換了11位閣揆,居然比陳、馬兩位總統的16年任期中12位還少一位。

在漫長的50年之中,只有李總統權力還不穩固仍然還在和非主流鬥爭的1989年,閣揆任期只有1年,否則至少都在3年以上。

50年中嚴家淦做了8年,孫運璿做了6年,那些年代也正是台灣經濟創造奇蹟的黃金時代。

但是到了2000年之後,閣揆任期短則幾個月,最多也只有兩個達到了3年而已。

陳總統時代閣揆當最久的是游錫堃,他從2002年當到2005年5月,他上任那一年民意一直維持在60%上下的高滿意度,而陳水扁當時則在50%以上,但是等到游鍚堃卸任時已經隨著總統滿意度的下滑而落到只剩44%,等到陳水扁剩10%時他也落到3成以下。

——游錫堃被耗損了。

第一個當了3年的是吳敦義,2009年上台時滿意度高達5成,到了卸任時已經掉到兩成以下。

——吳敦義更被秏損了。

無論從任期之短或聲望隨著總統一起崩跌兩個角度看來,毫無疑問的,閣揆這一個位置的確像許信良說的,是非常損人,而且2000年後台灣閣揆的損耗率還是當今世界民主國家中的第一名。

結果,本來前面三位總統都大力安排了閣揆當他的「儲君」,但是沒有一個接班成功。

不必懷疑,閣揆任期長當然意味的是政局穩定,政策受到肯定。

相對的,台灣閣揆任期之短竟成世界冠軍,當然就是政府施政乏善可陳,但是總統任期又固定受到憲法保障,不必下台,一旦被人民嫌得凶了,總統便把閣揆當代罪羔羊叫他下台,而總統可以繼續掌控大權。

顯然這一招台灣民眾已經看了16年了,所以就造成了一個詭異的心情。

至於占民進黨多數的立委,不理派系領袖的盤算,跨派系地希望賴清德接閣揆,以圖救黨救總統也救自己,但是依美麗島電子報調查,民眾雖然也高度肯定賴清德當閣揆的適合度。

民眾認為賴清德適合的高達45.2%,陳菊也有41.0%,林全僅僅18.5%;但是只有37.4%民眾認為有必要撤換林全,認為沒有必要的有37.7%。

這詭異的數字難道是民眾哀莫大於心死的表現呢?還是像許信良一樣要保護王儲讓賴清德不要受傷?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僵局在嚴酷地考驗整個民進黨。

無論如何,如果總統看到只有37.4%民眾認為有必要撤換林全而放心的話而沒有斷然採取足以脫困的手段的話,民眾心中的「哀」一旦在2020總統選舉時爆發出來,麻煩就不是普通的大了。

Yahoo奇摩新聞邀請「三明治世代」投稿!你是上有高堂、下有兒女的「三明治世代」嗎?憂心台灣教育、煩惱父母健康、憂慮自己未來,來用文字表達你的看法,希望政府能夠做什麼?或者分享自己的經驗,如何做個開心的三明治世代?。快來投稿—->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