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職場新鮮人的三個建議:永遠做最好期待、最壞準備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林志都/南方之南

近日台灣疫情逐漸平緩,也已經在日前解封,但全球疫情何時會完全中止仍不得而知,且不確定是否非洲與南亞會有一波新的感染潮。同時間,疫情沒有讓美中貿易戰更加和緩,卻使得全球陷入更加對立的局面;而在東非與中東等地,蝗災依舊肆虐中,造成糧食危機,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

疫情除了直接重創旅遊觀光、航空、郵輪、影視娛樂產業外,也因全球一連串封城鎖國措施導致各種產品生產與零售產業哀號不斷。全球倒閉潮即將來到,裁員停薪潮已經出現──即將進入職場,或是已經開始工作的你,都會被這波前所未見的全球大海嘯波及。

相信這時的你一定也非常徬徨,不知未來會如何。根據在職場打滾多年的經驗,筆者建議你不妨採取以下行動:

一、拓展國際觀

你大概會說筆者替《換日線》打廣告不遺餘力,連個疫情都會扯上國際觀。但是以筆者之見,國際觀的缺乏正是疫情在歐美變得如此嚴重的重要因素之──對許多歐美甚至日韓大眾來說,武漢發生的肺炎就像我們眼中的非洲蝗災一樣遙遠,「亞洲人就是愛亂吃野味又怕死窮緊張,小小感冒就要戴口罩嘛」──後來發生的事情你已經知道了。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就是在鄉村開間小店,或是對金字塔頂端的客戶提供理財服務,這些國際觀與我何關?但看看這次疫情,不管是美國紐約英國倫敦的銀行家,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的烤香腸攤,或是印度德里辦公室裡的茶水小弟,無不受到這場疫情的影響,或是必須居家辦公擔憂被裁員,或是失業流落街頭。那麼,你還是覺得在地球上另外一端發生的事,與你無關嗎?

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不僅產品供應鏈橫跨全世界,在世界另一頭發生的事,遲早也會以不同形式影響到你的工作與生活。也就是說,時常看國際新聞、廣泛接收不只是與你工作或興趣相關的消息,並且培養自己分析能力是很重要的。

台灣評論者往往非常兩極,一種是宣傳「中國好棒棒又超英趕美」,另一種則是「美國川普政府在貿易戰中打得中國爬不起來好棒棒」──這些評論都極端地簡化了複雜的現實,不去談中國所面臨的種種內部問題、美國兩黨政治與民粹主義的興起,乃至於全球化及生產方式對全球貧富差距的改變等等。重要的是你要廣泛收集資訊,多質疑,多自行分析,獲得自己的結論,了解這些時事會對你產生甚麼影響,或是給了你哪些機會。

二、科系不重要,重要是保持彈性開放的想法

除非你打定主意,就是要從事某個職業,否則你會發現,讀甚麼科系對你未來的職業選擇,真的沒那麼重要。對身為學生的你來說,多去看不同的書、修不同的課、多交些不同領域的朋友,產生不同的想法激盪,才是最重要的。而即使妳從事某些專業,對其他知識領域的開放,也會替你帶來更多的機會。我們常看到的許多醫師或知識型網紅,就是一例。

在台灣,面對未來混沌不清的世局,往往會導致「考公職」的人數大幅增加。但是你不一定要屈服於過去「安穩工作」、「鐵飯碗」的想法,因為這是一個連政府都有可能破產的時代,而建議你「追求安穩生活」的長輩們,其實多數也和你我一樣,從未經歷過如此快速且混亂的時代。因此他們的建議即使出於善意,但多不適於當代。多質疑所謂的「傳統思維」,多思考討論、多培養不同技能與興趣,因為這些在之後的職涯上,都可能派上用場。而若是資源足夠的話,放手一搏,試試新的領域也是一個好嘗試;即使失敗,也必然會有所學習與成長。

三、勿完全相信名人或成功人士,永遠做好最壞打算

1876 年,美國最大電報公司西聯(Western Union)總裁 William Orton 對當時剛發展的電話有這樣的評論:「電話這種東西的缺點多到不值得考慮當作溝通工具」;1995 年,網路先驅者,3COM 企業的創辦人 Robert Metcalfe 說;「網路會如超新星般耀眼,然後在 1996 年殞落。」

而即使進入新世紀,許多名人成功者對未來的預言也不見得更加精準:2005 年,Youtube 共同創辦人之一的陳士駿對自己創辦的心血結晶前景存疑,他表示:「Youtube 上面真的沒有多少我想看的影片」;2007 年,時任微軟總裁的 Steve Ballmer 說社群網站不過是「一時流行(faddish)」;隔年「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的總裁梅鐸(Rupert Murdoch)說臉書只是「本月精選口味」(flavor of the month),撐不了多久。

而如果這些業界領袖,對於相關產業的預測,都能夠「走精」到這種程度,那麼許多人的各式各樣預測完全不準也就可以預料了。對未來的預測往往會受到自己與周遭的成見、利益所在與當時氛圍所影響;正因如此,許多現在所做出對未來的預測,真的都是參考就好。

也因此,對於未來趨勢,筆者唯一能夠告訴你的,就是做好「最好期待,最壞準備」──尤其是在氣候變遷下,各種天災人禍層出不窮時,也有可能我們必須面臨多重的災難打擊;你還記得我們是住在一個有地震颱風的島上,旁邊還有強敵虎視眈眈吧?

但這當然不代表我們沒有實力或機會:這次台灣國家隊成功的防疫,既將罹病與死亡人數減少到最低,也保持了社會人民一定的經濟與社交活動,證實了我們的實力。在全球大部分國家與人民都還在擔憂被傳染死亡的風險或是養家活口的生活問題時,我們其實是幸運的,也多虧了許多人過往的努力,我們才有今日;利用這樣的時機,妥善思考自己的生活與職涯商機,發揮潛力,才是你我現在該做的,不是嗎?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永遠做最好期待、最壞準備──給職場新鮮人的三個建議》,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當我們遠端工作、被迫放無薪假──這場疫情如何改變未來職場?
「潮水退了,就知道誰在裸泳」致畢業生:該如何在職場超前部署?

作者簡介:

林志都,台南人,國中時移居阿根廷。阿根廷薩爾瓦多大學心理系畢業,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第一屆畢業生。曾任對拉丁美洲業務、西班牙文譯者、口譯、對大使館與代表處聯絡人等職務。喜歡寫作、虛擬世界、電影電視小說動漫歷史書籍、從國際看台灣,從台灣看國際。因為由出生地的南方府城古都,移居到更加靠近南極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比南方更南方的生活經驗,使得觀點從此不同。都四十幾歲了還單純地相信世界會更好,台灣會更棒。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滙豐狠砍3.5萬人!股市明明很熱,為什麼金融業開始大裁員?美中貿易戰僵局,讓世界貿易組織奄奄一息
川普視我如草芥,我視川普如珍寶?
「上下交相賊」的民進黨政府團隊?
監察院成了「蔡統院」?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