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振 台債提早過冬

經濟不振 台債提早過冬

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經濟不確定性升高,企業及金融機構的發債腳步自下半年明顯放緩,根據中華信評統計,台幣計價的公司債、金融債券已過了5年的發債高峰期,市場上流通債券餘額在連續4年成長後將在今年暫歇,業者指出,死氣沉沉的氛圍預估會持續到今年底。 中華信評評等分析師許立德表示,未來6個月的台債只能看外幣計價的國際板了,特別是在美元或人民幣計價債券方面。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的國際債券發行量高達台幣610億元,較去年整年750億元左右,具有極大的爆發動能。 儘管台幣計價的發債動能今年看來要提早過冬,許立德強調,市場波動性下半年來持續升高,投資人風險趨避的特質很快就顯現,現在買家會偏好信用評等較高的債券,主要是受評等級在「twA-」及以上,因此預料5年期公司債及金融債券與5年期政府公債的信用利差幅度,明年上半年將會出現反轉擴大,趨勢上會和已在升息軌道的美國債市不同,畢竟台灣經濟表現較為疲弱,且央行降息讓資金成本更低廉。 總體經濟趨緩加上亞太區內的產能過剩情況,中華信評預期,整體台灣企業在2015年下半年的資本支出規模縮減,包括石油煉製與行銷、電信、大宗化學、特殊化學、以及金屬業等的部分產業。 信用評等資優企業,預估接下來會愈容易取得便宜資金,信用成本偏高的中小企業在台灣債市應該就只有「可轉債市場」了;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的可轉換公司債新債發行量,較去年上半年增加了17%。 不過,中華信評認為,台股低迷,發債機構一旦信用結構較弱,就被歸到「風險特質偏高」,不太可能順利發行可轉債,特別是市場上的買家如此保守,今年全年發行總量,看來不可能超過去年的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