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總編談2022十大趨勢:中國GDP成長剩5%、虛幣與央行角力戰

經濟學人The World Ahead總編輯湯姆.斯丹迪奇 出席2022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於【議題一】2022全球趨勢大解析發表演說談話。照片提供:《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The World Ahead總編輯湯姆.斯丹迪奇 出席2022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於【議題一】2022全球趨勢大解析發表演說談話。照片提供:《天下雜誌》

2022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今( 11日)於晶華酒店舉行。今年以「疫後新秩序 永續競爭力」為主題,聚焦從國家到企業面對疫後多變未來的各種可能,數位科技的決勝關鍵;以及科技之外,人、事、物的新視野、新生機。

《經濟學人》總編、年度特刊《全球大趨勢》(The World Ahead)主編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在2022天下經濟論壇,揭露最重要十大趨勢,從疫情演變、中美關係、通膨到太空人,他有什麼看法?以下是演講摘要:

整理—天下編輯部

2021年全球疫情明顯趨緩。邁入2022年,儘管變種病毒Omicron再起,各界必須適應新常態,

趨勢1、民主vs.專制持續對抗

美國總統拜登去年初的就任演說中,就定調希望證明「民主制度還是最好的制度」。過去10年,全球民主國家都明顯弱化,專制與民粹崛起今年巴西、法國與匈牙利的大選,更讓我們有機會檢視選民對民粹政治的態度。

今年,美中仍持續對抗,而美國期中選舉與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將凸顯對立的政治體系有多不同。我們預期,民主黨在期中選舉可能會輸掉參眾兩院;相較之下,中國的二十大則會鞏固習近平的第三任,進一步強化習的權力。

民主與專制,究竟哪個較能創造安定、繁榮與創新?其實在貿易、網路安全、氣候變遷、防止核武擴張等領域,中美應該有更多合作。然而,在雙方都有對內展現強硬的需求下,今年看到兩國合作的希望恐怕很渺茫。

趨勢2、全球瘟疫變地方流行病

新冠肺炎不會再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瘟疫,而是漸趨流感化。看全球疫情最新趨勢,Omicron變種病毒儘管傳播力驚人,卻是造成輕症較多。在以色列與英國等疫苗覆蓋率高的國家,即使感染數字飆高,重症比率卻偏低,更有愈來愈多專家認為,未來的方向是跟病毒共存。

唯一的例外是中國。中國是目前唯一還堅持清零政策的主要經濟體,碰到疫情升溫就以封城應對,背後的原因之一是中國製疫苗的效力不佳。然而,當病毒的傳染力愈來愈強,以及各國陸續進入「與病毒共存」的階段,這樣的政策愈來愈不切實際。簡而言之,新冠病毒會無所不在,但當新型抗病毒藥物、加強版抗體療法與新疫苗陸續問世,在絕大部份國家,新冠已經不再是對生命的嚴重威脅。

趨勢3、經濟復甦變數大

疫情後經濟復甦,人們將旅遊與外出用餐的預算轉移到購買商品,進一步凸顯全球供應鏈的風險,同時在許多國家將通膨推升至數十年最嚴重的水準。商品需求持續創高,以及運輸工人在疫情下可能因隔離而無法工作,都將持續讓通膨壓力降不下來。

另個全球經濟的風險看點,是中國的經濟減速。因為清零政策,一個城市出現幾個確診案例就會封城,例如最近的西安。此外,中國經濟成長很大程度仰賴房地產,去年恒大地產之後,恐怕還有未爆彈。綜合種種因素,中國今年經濟增速勢將低於5%。

趨勢4、新工作型態恐造成不平等

儘管混合型工作成為新常態,但還有許多不同意見。例如員工會希望進公司的天數較少,雇主則希望進公司的天數較多。我們的民調也顯示,女性及有色人種員工較不願意進辦公室,卻可能因此難以升遷,讓機會更加不平等。

企業對遠距工作者的監控,是新的辯論焦點。有些企業已經開始使用特殊軟體,計算員工在某些工作軟體敲打鍵盤的次數,以衡量工作量。此外,當遠距工作成為常態,也有愈來愈多人居住所在地與繳稅的國家不同,這都需要新的法規調適。在2022年,相關討論將愈來愈多。

趨勢5、新一波科技抵制潮

中國對科技業的壓制持續加大力度,顯見政府希望讓科技業「知道誰才是老大」,藉由打壓遠距教育、線上遊戲等產業,將資源引領到可以創造地緣戰略優勢的「深度科技」,例如半導體、人工智慧與量子電腦等。這恐怕會抑制創新的腳步。近兩年,中國投入網路新創的資金持續縮減,但在美國卻是持續成長。

趨勢6、加密貨幣走入主流

元宇宙,數位貨幣、去中心化金融(DeFi)跟NFT會愈來愈主流化。許多懂科技的人都認為,大科技公司已經擁有我們太多資訊,不該讓他們掌握貨幣,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是比較好的技術。加密貨幣就像其他破壞性科技一樣,被主管機關日益強化的規範逐漸馴化。

然而,各國央行開始注意到虛擬貨幣的重要性,最明顯的是中國央行也開始發行數位人民幣。2022年,加密—區塊鏈—DeFi圈,與傳統科技公司、央行之間的三方角力戰將變得更加激烈,爭奪未來金融的主導地位。

數位貨幣會走得比虛擬貨幣要快。我們還不知道NFT是否會成為主流的技術,目前看點是如何把 NFT 連結到實體經濟,例如可以跟音樂創作相關。我認為元宇宙在未來絕對會成為主流。未來6G的殺手級應用,很可能會是在元宇宙與虛擬實境的體驗。

趨勢7、氣候變遷挑戰大

告別化石燃料已經說了很多年,但英國在辦完去年底的COP26後,卻因為全球能源短缺,又要重啟舊的燃煤電廠。我們在中國也看到,因為能源價格飆漲而大規模停電。背後很大原因是全球在低碳能源的投資額遠低於預估,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至少要投資5兆美元,現在充其量只有2兆美元。今年在全球會看到更多氣候變遷異象。許多國家都承諾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今年底在埃及的氣候變遷會議,會再度檢視各國的決心。

趨勢8、旅遊難題

紐、澳等追求「零確診」策略的國家,都紛紛在新冠病毒轉化為地方流行病的過程中,政策轉向為跟病毒共存。接下來的國際旅遊,有兩個新的觀察點。一是泰國的旅遊泡泡,讓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入境在定點旅遊,如果在當地期間都是篩檢陰性,可以前往泰國其他地方。這樣具創意的旅遊泡泡模式,說不定可以讓其他國家參考。

另個觀察點則是商務旅行。疫情之後全球已有半數商務旅行永遠消失,這對地球與氣候雖然是個好消息,但預估商務旅行可能只會有以往的一半或是三分之二,對觀光旅遊業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趨勢9、太空競賽時代來臨

2021年,馬斯克的SpaceX、亞馬遜以及英國的維京,都送了旅客上太空。2022年,自費上太空的旅客人數,將首度超越政府聘用的太空人。今年下半年,中國嶄新的太空站將落成,印度也要再次嘗試將探測器送上月球。SpaceX火箭的星艦(Starship),在今年會有長足進步,這會是迄今為止最厲害的火箭,我們引頸期盼。

趨勢10、政治化的足球

北京冬奧與卡達的世足賽,將展現運動賽事集結人心的力量,但也會凸顯大型運動賽事被政治化的傾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紛紛表示要抵制北京冬奧,中國則以疫情為由,全面禁止外國人來觀賽。

至於卡達主辦足球賽的資格一直爭議不斷。目前荷蘭、德國與挪威,雖然抗議卡達對移工的惡劣對待,但他們還是會去參賽。有關中國與台灣會不會爆發衝突,我們認為今年應該不會,但是保持高度關切,因為許多專家都擔心會在4、5年內發生。目前歐洲的觀察者比較擔心烏克蘭的情勢,這提醒了更多國家,應該站在一起,捍衛民主價值。

半導體當然是台灣的優勢。目前台積電走在英特爾之前,下個看點是Nvidia是否能買下ARM,但歐洲的監管單位有疑慮,認為可能會削弱競爭。如今,半導體已經不只牽涉我們每天的生活,也是地緣政治牽一髮動全身的決定性因素。

◤入手黃金好時機◢
黃金持續看漲,金條結帳89折
開運9999純金,限時均一價990元
專櫃金飾這邊挑,滿額再享92折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