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思維-談資源分配效率改善的重要性

台灣在「糧食安全」與高度糧食自給率的前提下,將全國可利用土地的7成劃為農地。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在「糧食安全」與高度糧食自給率的前提下,將全國可利用土地的7成劃為農地。圖/本報資料照片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成長是代表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元素,由於科技研發通常不涉及價值判斷,也較無既有之利害關係人之間利益重分配的衝突,因此常為政府所採納的主要政策手段。而提升一國生產力的原動力,除了來自科技研發的「技術進步」外,還有資源的「分配效率改善」,尤其是在資源有限的國家,資源必須在農、工及服務業之間、城鄉發展之間、或食衣住行育樂之間做合理的分配。

美國著名經濟史學家Winifred Barr Rothenberg研究18世紀末新英格蘭地區農家記帳資料時有一重大發現,她發現該地區當時雖沒有顯著的科技創新,但由於「市場經濟」在時間與空間的整合與規模日益擴大,土地、勞力及資本等資源的配置效率日益改善,導致新英格蘭地區生產力與競爭力整體大幅提升。

極具關鍵之處是,Rothenberg將歷史過程自然演變的社會經濟體制分成「市集經濟」(Market-place economies)與「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ies)兩種。前者是存在於數千年來由鄉親宗族們所組成的地方經濟,重視倫理道德的維繫,更堅持自己度量衡的內規,故基本上是一個封閉的社會。當時人們的生產主要是為了宗族內部的「自給自足」(self-sufficiency),不是為了要與外界的「交易」(exchange)。此時的商業行為也只涉及一小撮最頂層的達官貴人或仕紳所需,商人的貢獻不受一般人重視,在「士農工商」的排序中,其階級地位自然最低。

■新加坡高效率的土地資源配置大幅提升競爭力

但隨著快速工業化及城市化,人們開始大量移居城市,為了養家活口,這個時候人們(大部分是陌生人)必須開始分工合作,而生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交易」,而不再是「自給自足」。此時,社會經濟從最頂層的達官貴人或仕紳,到最下層的販夫走卒,都一起參與商品或勞務的製造與購買,市場交易也開始蓬勃發展。市場本身逐漸擺脫倫理道德、風俗習慣、政治宗教、社會文化等的羈絆,數個地區的「市集經濟」也逐步邁向整合,度量衡標準日趨一致,「市場經濟」遂逐漸成形,生產要素及商品的價格日趨收斂,商人的社會地位也日漸提高。

檢視當代國家的經濟發展路徑,藉由資源「分配效率的改善」大幅提升國家生產力或競爭力,無獨有偶,新加坡就是一個典型的最佳範例。新加坡政府自1965年建國以來,即認為農業雖然重要,但並非國家賴以生存的唯一產業(或稱「護國神山」),新加坡還需靠製造、服務等其他產業及國際貿易,方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及更高的經濟成長。

至1984年間,新加坡政府基於土地利用與環境汙染的考量,大力推動離農離牧,並全面淘汰養豬業。時至今日,農地佔全國可利用土地的份額不到一個百分點,使得極為有限的國土在製造業、服務業、農業、及城市發展之間的規劃使用,取得公平合理的配置,高效率的土地資源配置促使新加坡生產力或競爭力大幅提升。

■台7成可利用土地劃為農地資源配置不合理

反觀台灣的土地利用,與新加坡相比,幾乎是天壤之別。台灣在「糧食安全」與高度糧食自給率的前提下,農業部估算農地面積需求約為80萬公頃,將全國可利用土地(約112萬公頃)的7成劃為農地,且僅准農用,嚴格限制他用,隨時備戰,計畫年期長達20年。此導致台灣有世界上最嚴格與極端不合理的國土分區管制,漠視寶貴國土資源在農業、製造業、服務業及城鄉發展之間或食衣住行育樂之間的合理的配置,資源分配效率無從改善,嚴重影響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及國民生活與福祉。

新加坡已成傲視全球的超級城邦,分別取代香港、澳門和上海,成為了亞洲金融中心、世界賭城和世界港口,且自2022年起,新加坡的人均GDP已高達八萬美元,約為台灣的兩倍半。同文同種,新加坡能,您說台灣能不能?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PCB業拚數位轉型 揪團打造資訊模型公版
基金定期定額 出現品牌效應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