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時間、能力若許可 研究所會是高報酬選擇

封面人物2〉「富朋友理財筆記」站長、華文暢銷作家 艾爾文

知名理財作家艾爾文,29歲那年離開竹科電子業工程師,獨立成為自由工作者,以投資理財和專職作家,幫自己獲得人人羨慕的財務獨立與工作自由。並非含著金湯匙出身,高中開始接觸理財書籍、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法,加上一路念工科、尤其在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時所訓練的問題解決技巧,艾爾文把「評估現狀、找出解法」的工程師性格,搭配「降低風險、持盈保泰」的理財觀,運用在每個人生選擇點,檢視自己「經濟」「時間」「能力」三方面是否做好準備,當從心態上到現實面,都有自信「立於不敗之地」,就能做出最肯定、最有利、也不後悔的選擇。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大學畢業面對當兵、工作或考研究所,你是怎麼做決定? 

艾爾文答(以下簡稱答):人生不論做什麼選擇,難免都摻雜了一點「賭注」。既然是賭,風險就有大有小,而我會盡可能幫自己降低風險。

我高中開始接觸理財,對於風險和報酬計算有一定程度了解;加上我求學一路都是讀工科,兩者結合,那已經變成我思考上的基本功。

人生的選擇,當然很難精確地量化計算風險與報酬,也不可能百分百肯定這個選擇一定會比另一個更好,但透過評估外在與自己的條件,還是可以盡量降低選擇時的風險。

就像我當初為何要報考研究所?理由其實非常直白,我希望以後有更好工作,也希望出社會後只要認真,就能獲得良好回報。

放眼當時(2002~2003年),最熱門的產業就是電子業。我自認所學和能力應該都能夠在這個產業有所發揮,那怎麼幫自己取得最好的入場位置?

我雖然沒有一定非得考上的壓力,但如果我考上了,我可以得到將來工作比較穩定的那一塊目標;沒考上,至少我不會後悔當初沒有選擇拚看看。

套用到我所說的賭注論,不管這個決定最後是哪種結果,都不會讓我有所後悔,這就是降低了選擇的風險。

幸運的,我在努力之後,考上交大電信所,也開啟了我另一個世界。

練就蒐集資料、解決問題的技巧

問:進入研究所,對你來說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答:很多人對於考研究所,著眼的都是科系、學歷、未來加薪等,但我要說,「環境」才是真正提升人的關鍵。

進入競爭不小的交大電信所,我最大的震撼是,我看到的老師、學長、同學,尤其是那些在職專班的,他們很多都已經工作一陣子、甚至當上經理,卻還來讀書,那真的會迫使你正視一個雖然知道卻很少認真面對的事實:許多人已經那麼優秀了,居然還是這麼努力,你是否應該更督促自己一點?

那是種看見自己能力還不足、想要讓自己變更強的上進心的感染。

其次,研究所和大學最大的不同,是考題很少有唯一標準答案,這鍛鍊出一個我至今還覺得非常有用的能力:廣泛蒐集資料的能力。

交大電信所教授出題非常靈活,這也意味著你絕對無法只光靠看完一本課本就能夠回答題目。所以每逢期中考或期末考,我都花非常多時間做準備。

那時我會去圖書館,把每個科目的相關參考書籍全找出來,我還記得我坐在桌前,左右兩邊各疊了六、七本參考書,像被兩座小山夾住。

就算是類似題目,隨著作者不同,書上的答案也不盡相同,我所能做的,就是全部都讀、交互參照。老實說,看的當下我也不知道讀這些有沒有用,但考試時,正因為讀過許多不同說法,我才有辦法臨場做出最好發揮。

最後,也是我認為研究所最重要的一項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所階段前所有的考試,一定都有標準答案。但在研究所,教授常常丟出一個莫名其妙、甚至連他也沒有答案的問題,你要怎麼正確地回答?這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

你得先和老師確認問題內容到底是什麼,然後羅列出可能造成問題的原因,和老師討論最可能的是哪一個,再蒐集各種資料,針對問題構思幾個解法方案,然後選擇成功率最大的,再驗證你對問題的假說到底對不對。而教授則在過程中,提點我思考上不夠清晰、或沒注意到的地方,其中更是各種反覆討論、確認、修改。

那是練就一個人面對問題,能夠一步一步有效拆解的邏輯與定性,跳脫「直覺答案」的思考習慣。

進入職場後,我發現幾乎所有遇到的問題都是如此,老闆丟一個大哉問,你怎麼回答?你要反問哪些來釐清、你要去哪找資料、你要怎麼設計不同的解決可能方案?唯有當你解決的過程有邏輯、有所本,你也才能對可能結果做預先評估。

這就是把做決定的賭注,風險降到最低的確實方法。現在回顧,讀研究所時,我只希望學分不要被當;但進入職場,我發現,研究所給一個人面對與解決問題的訓練,是非常紮實的。

做決定的關鍵:盡量「立於不敗之地」

問:未來有時無法100%評估,這時你是怎麼促動自己做出最後決定? 

答:如果說每個選擇都是一種賭注,我在做決定時有一個關鍵:盡量讓自己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以大學畢業要不要考研究所為例,我當時是這樣評估:如果我有研究所學歷,投入職場當然會有一定程度的優勢;沒有的話,我也等於比別人快了兩年,那也是另一種優勢。

所以當初我選擇讀研究所之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在心態上已經建立了「立於不敗之地」的意志。不管考上或沒考上,我都能接受選擇後的結果,也知道我在選擇後,接下來要做什麼。

同樣,就像很多人問我怎麼敢29歲就離開組織當自由工作者,那是因為,我在進入職場後,持續充實工作上的能力,並努力存錢,讓我離職時,我知道我不用擔心我會沒有下一份工作。

我還記得,我在選擇離開組織時,我是這樣自問:如果我離開半年甚至一年,當我決定要重回這個產業的話,我是否還能找到工作?

我評估我是可以的,在公司三年半,我自認有盡心盡力,不管在專業上持續學習、或是老闆對我的態度,我有把握我之後還是有路可回。

做出最後決定前,我看的永遠都是:「如果結果不如預期,我有沒有辦法再次做出選擇?」想要能夠再次做出選擇,你就必須在之前就確認好自己的能力與實力,這樣心態上也就會有餘裕。

問:做重大決定前,你會評估哪些面向? 

答:面對人生的迷茫時,我通常會用幾個問題自問,確認我在「財務」「時間」和「能力」上,是否已經做好準備:

第一,我活不活得下去?也就是經濟的問題。

先活得下去,才有話說。不管是要先工作還是去讀研究所,或是要離開職場還是繼續捱著。你一定要先確保自己經濟上能夠獨立自主,至少可以就算失去收入來源,也還能夠活一陣子。

第二,我到底要準備多久?也就是時間的考量。

不管是準備研究所,或是離開目前工作都一樣,你必須確認兩個時間點:一是你要花多久做出決定?二是如果結果不如預期的話(例如沒考上或轉換工作失利),那你要猶豫多久才決定是否要重回舊路?

人不是完全理性的,面對問題,逃避絕對是一個本能選擇,所以我會給自己時間思考,但那個時間是有限的,例如一年或半年。

第三,我有沒有辦法找到一個新地方是可以勝任的?也就是能力的評估。

很多人在考研究所或轉職時,會想說要不要換去更熱門的學科或產業,但又覺得留在熟悉環境好像比較安穩。哪個選擇都沒有對錯,問題在於「你的能力到哪裡?」

如果你決定留在原來領域,這時你就要問自己:「我的本職學能夠不夠?」當你夠專業,一定會被搶著要。如果你想跨入不同領域,那你就要自問:「我的通用能力夠不夠?」就算學科或產業不同,一定還是有任何領域都通用的基本能力,例如人際關係互動、問題解題技巧等,你在前一個階段,有沒有學到這些技能?

先思考為什麼要讀、是否做好準備

人會害怕做選擇,是因為未知,而降低風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消除未知。

所以回到要不要讀研究所?讀或不讀沒有標準答案,重點是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要讀」,以及「是否做好準備」。

最怕的就是沒有認真探究,只是「我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大家都有讀研究所」「爸媽要我讀」就去讀,那你只是把眼前問題延後,從現在的坑跳到另一個坑裡罷了。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