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帶動另類投資 台灣有機會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綠能是全球資產配置的永續發展部位,在「另類投資」領域快速竄升為主角,以此議題設計規劃新金融商品,外商銀行看到台灣的潛力,繼針對循環經濟研擬綠色債券之後,以再生能源為核心的基礎建設私募基金也開始被拿出來討論,設定每年投報率以6∼8%為目標。 行政院提出的8年期前瞻基礎建設中,綠能、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為要項之一,工研院產經中心(IEK)指出,政策將「資源循環利用」與「能源整合」的理念導入,如高雄地區規劃中的綠色材料循環園區設立,可促進在地產業轉型及轉化產業形象,有機會成為台灣循環經濟示範基地。 摩根投信總經理尤昭文指出,麥格理集團在韓國已發行過綠能基建基金,有太陽能、風力發電廠的契約電價出售轉作固定收益,由於電廠簽約少則10年、長則25年,可列屬在長期合約資產(long-term contracted Assets)部位,超過6成投資人將這類投資投資回報率(ROI)鎖定6∼9%,甚至有23%的投資人認為ROI可以在1成以上。 政府政策規劃有助於綠能產業更為穩健發展,尤昭文認為,台灣目前「氣氛」出來了,仍有待產品更加成熟,因此摩根投信若籌募台灣第1檔綠能基建基金,ROI目標要保守一些,6%是底線,且私募型基金僅銷售給法人機構,專業投資人(PI)都不一定有額度可以分配。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指出,新台幣20兆元的保險資金回台找尋新台幣計價投資標的,資產管理將是關鍵,台灣龐大金融資產、報酬率卻日益低落,以基礎建設作為金融商品規劃,可以提升資產品質,加上有專業機構協助評估計畫,對投資人、對國家發展都有助益。 麥肯錫分析,全球資產管理近年來在另類投資領域快速增加,年化成長速度在一成以上,讓市場感到意外,因為僅有高淨值客群或法人投資機構,才會接觸的到這類投資組合,像綠能、再生能源等基建基金,初期採取封閉式基金,更是法人投資者偏愛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