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夯 全球搶翻

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今(22)日又逢世界地球日,此節日自1970年代發起至今,綠色經濟已躍居世界主要貿易國家角力新戰場,又以水力發電、太陽光電、生質柴油等再生能源是兵家必爭地。而德勤Deloitte、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ITIS計畫也觀察到,從汽車、鋼鐵、食品到行動醫療等產業,都在積極開發綠色經濟。 以台灣而言,由於紡織業是全球供應鏈一環,很早聚焦於與環保關聯性較高的保暖、涼爽舒適、特殊設計紡織品,提供消費實質效益;又如鋼鐵業逐步將生產每噸鋼材所需能源降低50%。在消費面,博客來網路商店發現,近一年綠色商品品項增加一倍以上,業績成長5成,從環保書籍銷售來看,女性、30∼45歲的族群較注重環保議題。 另外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資料分析,中國大陸、美國、歐盟是再生能源主要投資區域,前兩者也是再生能源2大新增市場,其他還有德、義、印等。 多個研究單位也預測,綠能有望跟科技創新一樣創造可觀的產業、就業等經濟效果,讓投資綠能成為當紅標的。英國氣候變遷代表金恩爵士曾預估,在2016年前,全球綠色經濟與低碳產品總經濟規模將達2,500億美元;另Clean Edge的估算,未來10年替代能源投資額將達3,978億美元,成長率超過60%。德盛安聯則預估,今、明兩年節能自動化、汙染控制廠的獲利,可望成長10%,水資源、廢棄物回收處理業更將成長15∼25%。 此外,德勤全球天然氣和石油業領導人Adi Karev指出,全球能源消費中心正從西方國家向東方國家轉移,中國大陸估在2025年後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石油天然氣進口國,印度也可能超越日本,躍居第3大。一般相信,從改善占耗電量超過90%的工業和建築,以及減緩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著手,都是未來開發綠色經濟重點。 稍早,KBI全球替代性能源基金經理人Treasa Ni Chonghaile指出,隨著過去傳統類型石化發電將逐漸被淘汰,各項替代性能源有機會在2050年前成長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