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長城難實踐 海岸造林重重考驗

響應世界地球日,今天有團體在林口嘉寶海岸,帶領民眾一起造林種樹,不過想在沙土上種植物,實在不容易,林務局10年成果、新植入植物的面積,只有約666公頃,環境部分的海風、高鹽、乾土,和沿岸開發、土地缺乏規畫,都是挑戰。

爸爸帶著女兒,親手種下樹苗,響應地球日,民眾踴躍參與海岸造林活動,期望它們快快長大、保護家園,不過樹並非種下就好。

高雄市愛種樹協會理事長 林資雄:「樹種完 我們以後要來澆水 除草,當然我們還要編一個防風籬,海岸造林 目前碰到最大困難是,它的海風非常大,不是像一般平地那麼好種。」

林務局造林科長 林香:「台灣的海岸都是砂質地,它其實地勢高出海平面,它沒有屏障 所以又有季節風的侵襲,那高溫 就是會有一些沙漠化的狀況。」

北部東北季風、東部颱風,南部落山風,中部是因為工業區開發,風吹沙嚴重,樣樣考驗都可能讓造林、毀於一旦,因此有合作單位、設計出水寶盆,避免水分流失,林務局也從常用的外來種木麻黃,改種回原生種。

林務局造林科長 林香:「原生種它其實適應當地的環境,所以造林之後的存活率,基本上都可以維持在比方說,65%或是70%左右,(相較)以前 恐怕就是要常常補植。」

統計近十年努力成果,新植造林面積超過六百公頃,數量不大,除了天然環境阻礙,還有沿岸的開發,導致海岸林很破碎。

台大森林系副教授 邱祈榮:「(台灣很多)已經是非自然的海岸,(假如)我做了海堤 這個水可能就會,下雨 暴潮 海水進來,就出不太出去 水如果不能出去,積水在這個地方 植物就長不好,如果說排水太好 它沒辦法保水,植物又抓不到水。」

專家建議,海岸造林應該要更有系統地評估重點區域,沿岸土地規畫也要通盤考量,而一旦種下植物,就要以20年為目標,眼光放遠、才能做好這項、保衛家園的任務。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女童罹患惡性腦瘤 賣爆米花籌醫療費
No.155靜思閱讀書軒在彰化仁豐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