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77老大臥底揭詐騙!詐團冒名開課 粉絲慘遭詐3千萬

百萬訂閱YouTuber「77老大」憤怒揭露詐騙集團使用其影片和照片在社群平台上冒名開設減肥課程,導致粉絲受騙金額初估超過三千萬元。這位中醫師背景的網紅不僅親自臥底詐騙群組一個月,更直接與詐騙集團對質。警方表示詐騙廣告充斥社群平台,必須從源頭管理並加強立法,而民間團體則計劃對社群平台提告,要求平台承擔責任,防止更多人受害。

圖/翻攝77老大YouTube。
圖/翻攝77老大YouTube。

77老大發現自己的影片和照片被盜用,冒名在社群平台上開設減肥課程並銷售虛假商品,使他感到非常憤怒。一名受騙粉絲向77老大表示,她支付了近6000元購買所謂的減肥產品,但收到的商品與廣告宣傳完全不同,食用後還出現嚴重腹瀉。詐騙集團甚至安排所謂的「專業營養師」指導她如何食用,繼續欺騙受害者。

圖/翻攝77老大YouTube。
圖/翻攝77老大YouTube。

  

為了揭露真相,77老大派團隊成員臥底詐騙群組一個月,蒐集對話紀錄及詐騙流程,最後親自與詐騙集團對質。在對質過程中,詐騙集團透露每月與約1500至2000名客戶溝通,受騙金額相當驚人,77老大因此前往警局報案。

三峽分局副分局長林子翔解釋,詐騙業者專門鎖定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利用他們的知名度製造假的粉絲專頁,讓粉絲誤以為是真的網紅在銷售產品而上當受騙。林子翔建議,若民眾發現自己遭詐騙,可透過「匯款一塊錢」到對方帳戶使其被凍結;若遇到貨到付款的詐騙商品,可直接拒收,不會有法律問題。

林子翔強調,單純下架詐騙廣告的做法效果有限,必須透過科技追蹤、源頭管理和加強立法,促使平台業者配合下架詐騙廣告。然而,許多詐騙IP位置來自東南亞、大陸地區甚至柬埔寨等地,若無司法互助協助,警方難以取得相關資料進行破案。

警政署防詐簡訊。(圖 /TVBS)
警政署防詐簡訊。(圖 /TVBS)

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秘書長陳迺傑指出,根據詐欺犯罪危害防治條例第30至32條規定,網路廣告平台對所推播或刊登的廣告內容有辨識揭露管理和必要移除的法定義務,對涉詐廣告所產生的損害需負連帶賠償責任。陳迺傑提到歐盟已實施數位服務法案,要求大型線上平台及時移除非法內容,違者可處全球營收6%的罰款,認為台灣在罰則、查核機制及跨境執法資源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隨著詐騙手法如病毒般在社群平台蔓延,守住廣告入口成為防範詐騙的關鍵防線。

更多 TVBS 報導
72歲嬤信「劉德華」借錢救命 典當金飾賠光積蓄剩400元
詐團賣黃牛票 網購小金飾變現 銀樓淪「洗錢」場所
新型詐騙騙投資!Threads「美女交友」攏係假
人頭公司騙整票!詐團4個月海撈7450萬 16成員起訴

看更多相關新聞
9越南大學生當詐團車手 法官痛批害人害己
詐團疑成員黑吃黑!小弟被逼「割掌」獻忠誠
神棍仿詐團 騙帳戶收問事匯款
出金2.8億誘2百人上鉤 加碼投入資金⋯竹聯2組長 勾柬國詐團撈10億
警破台中機房 假公安詐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