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等於進步?疫情下重思教育意義

作者:某某出走/老靈魂。赤子心

香港經歷了數次疫情起伏,這一年半的日子裡,線上授課已經成為常態,期間只能斷斷續續的復課,直至 5 月 24 日政府終於宣佈學校恢復半日面授課堂,於此同時,台灣才剛經歷最近一波疫情中第一週的停課。在港台兩地分別經歷兩波疫情, 也因為身份互換,分別成了線上授課者及受眾,反倒讓我在不同角色、與線上線下之間反思何謂網路學習,尤其還看到各地民眾分享了小孩停課後在家的一些狀況。

線上授課後,大家一直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有時甚至有連續七、八小時的課程與討論,而疫情下的娛樂似乎也有不少要依賴網路,使得我們的電子產品都變得很燙,這應該是彼此共有的經驗。

其實世界各地早已在千禧年來到之前,就大力提倡資訊科技教育,只是話說了很多年,而老師最常用的科技卻仍是「簡報」,反倒是一波世界級的疫情讓各地巴不得轉向線上授課模式。過往推動資訊科技教學到底是「務實」,還是「盲動」?而如今只有在危機當前,終於讓人直面現實?

無處不在的科技與教育,重思兩者真義

當智慧型手機出現後,科技早已融入個人生活,幾乎成了自身的一部份,甚至令人構建另一種身份。而廣義的教育學(pedagogy)其實也如科技一樣,無處不在,從來不止於傳統學校、教育場所。因此,如今的教育離不開科技,而科技亦離不開教育,兩者互相形塑。

但更重要的是,科技與教育的互相形塑,少不了扣連兩者的主體──「人」。人與人的連結、與物的連結,每每皆是我們學習的對象。英國文化研究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認為,教育的目標是社會改造,而社會改造的過程牽涉學習與社會行動。教育工作者除了生產批判論述外,也可協助清除社會改造過程中的學習障礙 。

波蘭尼(Michael Polanyi)於 1966 年在《The Tacit Dimension》一書中,提到所有學習都是一個默會(tacit)的過程,所有知識都是個人知識(personal knowledge),要親身經歷過,才會懂得並知道如何去做(know-how)。

學習如何「思想」也是一樣,我們需要在投進思想的過程,才可能懂得如何去思想 。而根據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What Is Called Thinking》一書,「學習」的意思是指當重要之物趨近時,我們必須盡力做出回應("To learn means to make everything we do answer to whatever essentials address themselves to us at the given moment.")。

學習是要親身經歷的,只是華人社會主流的學習觀,常假設知識能夠於課堂上「被灌輸」。如學習者沒有更多的親身經歷,沒有自己消化或理解,真正的學習還未發生。如此看來,在疫情中、在資訊科技發展的浪潮下,跟過往不同的,是線上與線下教學場所的置換,而真正重要的其實是:能否做到「好的教學」,還是在於波蘭尼所言的「經歷」及海德格強調的「回應當前重要之物」。

要談論科技發展,這裡想借用波茲曼(Neil Postman)在八零年代針對電視這種科技提出的一些看法。要探討資訊科技對教育的影響,該先想它容許那些對話類型?助長哪種智慧傾向?造就哪種文化?波茲曼認為:在此之前則要先區分科技和媒體的分別。

「科技」是有形的裝置,而「媒體」就像思想。當科技走入某種社會情境,或滲入經濟政治的背景脈絡,這時科技就成了一種媒體。科技只是機器,而媒體則是機器製造出來的社會和理智環境 。在推行資訊科技教育的過程,往往涉及政府、校方與師生之權力關係,而當中教師的實踐亦可被視為「自由的場所」(loci of freedom),因為老師作為主體亦有思考的空間(capacity to think),以面對自上而下的一切政策。

因此,要探討資訊科技對教育的影響,或兩者如何互塑,不能只單純探討哪種科技或工具,而是牽涉更深遠的一整套價值觀、社會文化及科技素養。

資訊科技教育等同「進步」的迷思

早在香港政府於 2009 年大推電子教學之前,回歸後的教育改革已提出資訊科技教育的內容。從政府於 1998 年起推出的兩份教育文件《與時並進善用資訊科技學習─五年策略》、《課本及電子學習資源發展專責小組報告》及施政報告的內容中均可見,至今橫跨十年,政府因應社會變化及科技發展而大力推行資訊科技教育,亦多次強調「增加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競爭力」及「知識型社會」等關鍵詞,每每都帶著「科技」等同「進步」的假設。但值得質疑的是,運用「科技」是否就能帶來教育上的「進步」?

現時各個學科都有出版商供應電子課本,不過紙本書或印刷筆記依然是主要的教材。至於如何使用電子課本,校方亦無統一的規定,老師多以投影器向全班展示電子課本的內容,因為電子課本通常比紙本內容稍更豐富,有額外的資料。另一種更常使用的電子教學工具是「簡報」(powerpoint),不少老師會使用出版社提供的簡報,再加以改動,以符合自己的教學需要;又或者製作自己的簡報,把要呈現的資料預先整理好。

不過,這仍然是比較接近「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最諷刺的是,很多時候簡報成了課堂的主角,而忘記了老師與學生的主體才是靈魂所在,可見所謂資訊科技教育在實踐層面還是未曾真正與「教育」結合。如何好好運用科技於教學之中,還是回到教師的實踐與師生的互動。這裡牽涉的範疇很多:政府的政策、學校方針、社會風氣、教學效能、課程需要、配套設備、課程時間、師生的科技素養等。

疫情帶來的一場價值教育

疫情發生前,不少學生通常在校不少於八小時,課後還要接著去補習班,我們不禁要問是否課時愈長就愈好?課業愈多就愈有效?疫情期間或許差別也不大,只是在於學童與老師置身螢幕前而非在教室內。

如果對應上述提及波蘭尼重視的「經歷」與海德格強調的「回應當前重要之物」,或許我們更應提問:從疫情、從停課、從線上課程的經驗中,老師與學生學到什麼?例如如何詮釋疫情中的訊息?思考不同政策方案的利弊?如何在不出門的時候,好好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又如何跟家人溝通?如何在居家的課餘時間中,發揮創意、發展一些新興趣?如何分擔家務,甚至學會煮飯?如何在困難中學會關愛及扶持?同時反思我們生活中哪些決定會如何影響別人?因為防堵疫情在於減少人與人面對面的連結,卻正好反映出:在疫情之下,人與人的連結比任何一刻其實都更強。學會如何共善,在危難中將是更重要的課題。

相比課程內容,這些都很值得學習,尤其是在如今瞬息萬變的世界,相對於過往只講求專業,現在則更重視所謂的 T 型人才,除了擁有一項專長外,還要廣泛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識,或擁有多方面的技能,即使不一定在每個範疇都達至很精深的水平。

或許,這次的疫情考驗,可被看成一場更有人文思維深度的價值教育,值得每一個人、所有社會、全世界好好學習。離開了學校,教育模式會否出現轉變的機會?從嚴格管制到相對自由開放、從太多規定到充分信任?根據《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一書中提到,芬蘭教育之所以在全球數一數二,其中一個最珍貴的地方是芬蘭學生高低程度落差只有 4.7%。

芬蘭教育課時少,能在課程中學習,就不花課外的時間,習慣立竿見影;給予空間、時間,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協助鼓勵養成學習動力,從不刻意強調精英、資優、競爭、比較,從不要求學生和老師具備超人能耐,造就一個相對平等、願意終身學習的社會。

疫情中,老師只能有限度的監督學生進度,從另一角度去看,這會否是一個解放機會,讓部份學習回歸到學童身上,成就更多的自主學習?西方的教育當然不會是完美,每個地方的歷史、文化亦有異,但芬蘭教育會否也是一個借鏡,提醒我們回到教育本義,重視價值教育,給予學童自我成長的空間,而非只著重於競爭、課時及課業的份量?

什麼才值得學習?

關於考試範圍以外的知識,在學識(episteme)範疇以外的情感和身心,通常絕少觸及。真正的「與時俱進」,更應該是把教學落入生活化的情境,結合主體、科技和生活,而「跨界」(transform-boundaries)的教育則是跨學校、跨媒體、跨社區、跨國度,甚至是跨越以人類為中心的視野,進行彼此尊重的互動,嘗試建立互相支援、補足、批判、挑戰、反思的學習空間 。

另外,資訊科技帶來的影響力,以及隨之而衍生需要被教育的事情,遠超過我們想像,問題多不勝數,如言論自由的界線、沉迷網絡遊戲、如何選讀資訊、普世價值的傳播、網絡欺凌、專注力不足、閱讀能力的削弱、虛擬身份認同等,這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反而很少被正面教育。

如要探究資訊科技的教育,或許不只在課堂及科技,而應該如波茲曼所說是媒體素養的教育。如沒有進一步深層地思考及面對我們原有的學習障礙,我們始終無法更好、更有效、更徹底地學習。

學習的意思,就是以開放的態度直面問題,尋找新的可能性。有形而虛,無形亦可實。教室內規矩地上學也可以是罷學,手拿科技教學工具也可以是倒退。「虛擬」並非指網路世界,而是指過往教育生態的「離地」態度所衍生的虛擬教育,其實都在教育與生活無關的事情;另一方面,「真實」也可能發生在網路世界。這裡所指的「與生活無關」不只牽涉知識與技能,還包括態度與涵養,而態度與涵養的培育則更多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實踐經驗。

最後,我想提及杜威(John Dewey)在《經驗與教育》一書中撰寫的理念來為文章總結:教育學最嚴重的謬論,或許是一個人學習時只學到他正在研讀的內容;學習時附帶養成的持久態度說不定更重要,因為這些態度對未來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即是一個人學到的,也許是一種永遠學習的態度。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網路教學等於進步?從疫情時代的「線上學習」,重思科技與教育的真義》,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瘋「線上課程」之餘,別忘了這幾件比「學習」更重要的事情
全台停課不停學,教育現場變「戰場」?──無界塾老師林嘉怡傳授遠端教學心法

作者簡介:

某某出走,文化研究碩士。迷戀電影,留戀文字,醉心藝術,崇敬哲學,沉迷旅遊。喜歡浪擲時光。保持雙眼好奇,記錄旅途上偶然相遇的一切,翻開世界另一面,抓住生命溫度與世間纖細,把流動往來的意志譯成文字與圖畫。常常懷疑人生,中場換跑道,放棄穩定工作,忽然跑到台灣研究所唸書。

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