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身體活動人口數增15%非平均值 盼各縣市均達標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在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後轉述賴清德總統的裁示。(歐陽夢萍 攝)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在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後轉述賴清德總統的裁示。(歐陽夢萍 攝)


賴清德總統今天(22日)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針對推廣全民運動,設下2030年身體活動人口數較2021年增加15%的目標。他並強調,這並非平均值,而是每個縣市都要達標,因此,他請相關部會與地方政府討論及合作。另外,總統也贊同委員的建議,要求研議是否規定馬拉松活動應在適當距離設置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賴清德總統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他在聽取報告後表示,中央和地方政府已共同布建許多完善且分級的運動友善環境,例如自行車道、步道以及運動場館等。他請相關部會與地方合作,彙整並公開各地步道資訊,建構安全友善的步道路網與步道分級,並結合獎勵與補助機制,鼓勵民眾參與各項運動。

總統並希望鼓勵地方政府善用民間單位組織,以公私協力方式,打造因地制宜的運動促進措施,讓運動成為國人生活的一部分,且各縣市均要逐步達到2030年身體活動人口數較2021年增加15%的目標。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轉述:『(原音)每一個縣市都應該15%以上,這不是平均值,為了要達到這個目標,總統請衛福部跟相關單位邀請各個城市根據今天報告的幾項標準,一一跟各縣市的政府討論,希望能夠都達到標準。』

總統也強調,健康知識的傳遞與實踐必須在教育體系中落實,應確保各學習階段的健康教育,並延伸至整個社會,建立從學校到家庭、再到社區的支持系統,並結合職場及醫療機構的健康推動措施,讓健康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生活中的實踐,以達到健康台灣的目標。

總統也指出,金管會已要求上市櫃公司ESG(企業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內涵納入健康促進,他相信結果會更好。

總統最後也贊同台中榮總名譽院長陳適安的建議,請相關部會研議是否要求舉辦馬拉松活動時,應在沿途適當距離設置AED或急救人員,以避免意外發生。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運動部將研議發放運動幣 最快明年下半年上路
衛福部:82%兒童、青少年活動不足 4策略盼增百萬人動起來
推廣全民運動 總統:四大策略著手 身體活動人口數2030年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