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的話:Declutter

作者:費文(講義雜誌總編輯)

沒有人喜歡雜亂的環境。但為什麼絕大多數人的生活中充滿雜亂,而無法去改變?原因不外乎懶散的個性,不良的習慣,以及不知道如何改變。這些人只知道雜亂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和不便,但不了解它對身心的傷害是很大的。

雜亂(Clutter)帶來的壓力和傷害的程度,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根據最近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芝加哥DePaul大學心理學教授Joseph Ferrari說:「雜亂是指物件太多,對你的生活空間造成整體的混亂和失序。」

他的研究團隊發現,慣於拖延的人(例如常常不準時付帳)和雜亂有相當的關係,因為整理東西是惱人和討厭的,能避免則避免。而這種人在做事之前必須把雜物移開,因此對自己的雜亂深為痛惡。雜亂帶來的挫折,隨著年齡的漸長而增加。而老齡人,對自己的人生愈不滿意愈容易雜亂。

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雜亂對心智健康有壞影響,尤其是女性,因為它會增加一個人的Cortisol(皮質醇,又稱壓力賀爾蒙)。

要想打敗雜亂,必須有強烈的決心和正確的觀念。首先你要知道,這是一段永無休止的過程,必須細水長流。你只能先選擇一個戰場(例如廚房),完成之後,會有一種勝利的喜悅感,這樣才容易進攻下一個目標。

每天花10分鐘,讓這個清理動作變成習慣,就像洗臉、刷牙那樣的自動性。
養成好習慣,有一個「一分鐘法則」:如果有一件事可在一分鐘之內完成,就立即動手。例如,不要讓任何報紙過夜。

進步,而不是完美,才是目標。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要讓完美變成好事的敵人。」用文字或影像記錄自己的進步,會產生精益求精的效果。

電視名人Oprah Winfrey說:「我每天袪除四物,二物丟棄,二物送人。」效率大師David Allen說:「我心情煩躁,就整理抽屜。每個抽屜,最多只能四分之三滿。」

造成雜亂的一個原因是,胡亂購買東西,往往把「想要」和「需要」混淆了。即使當初有功能的需要,但一旦功能沒有了,卻忘了或懶得丟棄,雜物就造成災難。

下決心袪除雜亂的第一步是丟棄多餘的雜物。不要問:「這個東西將來是否還用得著?」要問:「它在過去一年,我是否使用過?」如果沒有就丟棄。如果是衣服,去年即使穿過三、四次,也應該分手。

去雜亂(Declutter)之後,面前就是一個極簡和井然的環境,你就會有自己是主宰一切的主人之感。每天只花10分鐘,長久下來,你就擁有空間、自由、靜心、健康。這個習慣,就變成你的生命中一項貴重的資產。

有一句極流行的話:「雜亂的桌面,是天才的一個象徵。」是挖苦,或是安慰,各自解讀吧。
別人教你賺錢,講義教你幸福。
*Getting stressed out of amid all the clutter(by Emilie Le Beau Lucch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