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缺電?說好這兩年新增近300支離岸風機發電,為何掛零?

文/劉光瑩 圖/王建棟攝

台積電也在等的台灣離岸風電,原預定今年併網相當於5座中火機組的容量,卻至今都沒完成。究竟離岸風電面臨哪些挑戰?

圖/王建棟攝
圖/王建棟攝

今年夏天的彰化外海很熱鬧。台電一期風場21支風機6月中已矗立海上,拚8月底併網為台灣供電;沃旭能源的大彰化東南與西南風場正在裝設水下基樁,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彰芳西島風場,也預計在6月底開始進行水下基樁工程。

「到時會看到海上巨塔川流不息,」伯威海事工程董事蔡佳翰,是老字號港灣營造公司樺棋營造的二代,他口中的「巨塔」,是彰芳西島風場要用的管架式風機水下基礎,有30層樓高、超過1000公噸重。

進度停在2年前,達成率7.5%

然而,進度並非盡如人意。去年與今年規劃要完成291支離岸風機加入發電行列,能為台灣帶來近3GW裝置容量,相當於5座中火燃煤機組,完成數卻仍掛零。

至今已順利併網的離岸風電,只有2019年完工的22支(苗栗128MW海洋風場)。進度停在2年前的達成率7.5%,處於嚴重落後的狀態。

儘管去年進度落後,但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受訪時強調,這主要是疫情因素攪局,延宕只是一時,他對達成目標仍很有信心。

根據政府目標,明年也就是2022年底前,總共會有2.6GW容量的離岸風電併網,這就佔了2025目標5.7GW將近一半,另一半則預計在2024與2025完成併網。

「從設備生產到施工測試,原本是一段一段緊接著的工作,現在是希望同時進行,加快腳步,」他說。

如此緊迫,因為這牽涉到自主能源供給。曾文生說,如果5.7GW的離岸風電能在2025年順利併網,預期每年發電量215億度。光是離岸風電的綠電,就可佔台電每年總購電超過9%。

還有產業需求孔急。去年夏天,台積電宣布與沃旭能源簽訂20年購售電合約。「提早一天發電,台積電就可以提早一天買到綠電,」曾文生強調,零碳已經是全球趨勢,這對台灣半導體產業也是重要的里程碑。

《天下》採訪多位開發商代表與業內人士,歸納出離岸風電目前遭遇3大挑戰。

挑戰1:新冠疫情攪局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台灣從去年3月就嚴格管制入出境,但施工團隊有許多外籍人員,入出境、上下船都要特別申請核准。

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就說,尤其當進入第3級警戒,國外施工團隊沒有居留證,就會無法下船,無法定期做船員更替。

一位歐洲海事工程公司台籍主管透露,船員換班要事先向疾管局專案申請,但不知道幾天會核准,曾經等待10多天。「很難幫同事訂旅館,每次只敢訂3天,到週末只好換地方住,行程難以規劃。」

外國公司頭疼,台灣團隊也不例外。負責台電離岸示範風場一期的台電營建處處長張劉國,在台電服務42年,參與過協和、通霄、中火、大林等電廠建置,但離岸風場對他還是頭一遭。

他說,離岸風電的工作人員國籍眾多,超過九成為外籍,許多制度都要跟能源局、疾管局反覆討論,很花時間。

也因為如此,台電一期原本預計去年底併網,因疫情因素,工作船無法如期於去年3月抵達台灣,延誤了3至5個月,造成去年只裝好2支風機,延誤到今年才能完工。

然而,張劉國強調6月底前,將把21座風機都安裝完成,預計7月底併聯,110MW的風場目標8月開始接受調度。如果一切順利,將會是台灣第二座具規模的離岸風場。

挑戰2:供應商延遲交貨

關鍵零組件本土化是政策目標。中鋼旗下的興達海基,就接下沃旭能源管架式水下基礎訂單。

然而,原本預計去年此時要交出第一座,生產進度卻不理想,延宕至今年第3季交貨。經濟部去年底證實,興達原訂56座水下基礎訂單已被減至18座。

汪欣潔強調,離岸風電大型重件要在海上屹立不搖25年,必須穩扎穩打。台灣第一次做,企業有學習曲線,花時間在所難免。

沃旭能源成立供應商輔導基金,協助在地供應商進行人員專業訓練,例如幫助台南廣泰金屬精進焊接技術。

然而,一位風電顧問指出,許多人對手上握有CIP 61座、台電二期31座管架式水下基礎的世紀鋼寄予厚望,但技術仍是一大門檻,能否如期完成,還有挑戰。

海事工程在地化,則是傳出好消息。哥本哈根風能開發董事總經理許乃文指出,CIP彰芳西島與中能風場預計2024年才要併網,國產化要求多達27項。而在海事工程方面,從今年開始,亦即比原本進度提前2年,將工程委託給台灣公司伯威海事。

「如果可以施工順利、準時交付,就能夠破除大家唱衰離岸風電國產化的許多言論,」她說。她指出彰芳西島風場第一期100MW,今年5月已開始海上施工,預計明年6月前裝完10支。後面還有500MW容量等著。

挑戰3:部份風場施工進度不如預期

許多業內人士指出,台灣海峽每年適合施工的期間比歐洲短,海象也極具挑戰性。然而,海事工程船與專業人員費用都極為昂貴,任何施工環節延誤,損失是天文數字。

以達德的雲林允能風場為例,原訂進度是去年要蓋好40座風機,儘管全部硬體包括風機、單樁等都已到位預備著,但去年夏天遭遇漁民抗爭,再加上負責水下基礎安裝的東南亞公司進度延遲,甚至有數十艘歐洲調來的工作船與300多人施工團隊,在雲林枯等近1年,目前只裝好4支風機。

為了風場興建不中斷,開發商引進金主救火。相關延誤導致風場專案公司成本暴增34%,更有消息指出資金缺口高達200億台幣。6月初,經濟部有條件同意釋股,引進法國投資者、全球第四大油氣公司道達爾能源集團(Total)。

「風場能順利蓋完最重要,」曾文生強調,允能風場的確延誤進度,資金出現缺口,然而審查委員都同意確保風場能繼續蓋下去最重要,達德也並未在此交易中獲利,因而同意此案。

更多天下雜誌文章
生錯時代,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什麼原因讓這一代年輕人如此「厭世」?
1萬元都付不起!台股當沖違約戶近四成39歲以下,年輕人為何慘賠?
日本捐疫苗後續》野島剛:日本政府動作快到連自己人都嚇到
打疫苗有無副作用,代表什麼?
我們比日韓幸福?獨家調查:台灣世界第3有錢,但比你想得更孤獨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在家工作影響工作效率?64%喊沒差
菱光為何被收購?黃茂雄出手釜底抽薪
全體券商5月份獲利47.61億元 月減逾6成
亞馬遜榮登百大價值品牌榜首 騰訊、阿里巴巴緊追在後
保時捷槓上特斯拉?開發高性能電池目標15分鐘充飽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