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嚴厲警告 北京要美企勿配合華府科技封鎖措施
美中掀起新一波科技戰。圖為輝達算力設備。(資料照,柯承惠攝)
中美科技對抗持續升溫。針對美國政府收緊對中國科技企業出口限制的最新舉措,中國官方罕見對美國企業發出公開警告,強調若配合華府的相關禁令,將可能觸犯中國法律並承擔法律責任。這項表態凸顯北京方面在半導體及先進運算領域的立場日益強硬,亦顯示雙邊對抗已不再限於政府層級,企業將成為直接受影響的對象。
根據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中國商務部近日公開抨擊美國最新產業政策,認為該政策實質上試圖在全球禁用中國生產的先進晶片。美國方面已警告,包括電信巨頭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可能違反出口管制,並對使用相關晶片的美國公司發出風險提示。北京方面迅速回應,表示將對協助執行美方措施的外國企業與個人進行法律追究。
北京反制核心法源:《反外國制裁法》
中國商務部指出,依據2021年施行的《反外國制裁法》,任何落實或協助落實美方措施的組織與個人,都可能被視為違反中國國內法,並將面臨法律制裁。該法案賦予中國當局針對損害其主權、發展權益的外國實體實施反制的法律依據,是中國針對西方制裁行動的一項核心法源。
聲明中強調:「任何執行或協助執行美國措施的組織或個人,都可能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並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這項警告正值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針對華為可能違規使用先進晶片提出疑慮。該局聲稱,華為可能已繞過出口限制,自行生產高階晶片,並提示相關美國企業不得使用這些產品,否則可能違反美方對中國的高科技封鎖政策。
華為長年被視為中國科技崛起的象徵之一,在先進晶片設計與人工智慧基礎建設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美國認為其技術可能被運用於中國軍事現代化,並以國家安全為由,持續對其實施制裁。中國則批評美方行為違反世貿規則,阻礙全球科技合作。
中國商務部批評美國的科技政策是對國際經貿秩序的破壞,並呼籲華府「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強調「創新、發展、合作共贏是時代潮流」,並主張各國應有自主發展科技的權利。北京當局堅稱,科技應屬全球共同資源,不應被單一國家作為地緣政治工具。
短期內中國仍難與美國抗衡
由於美國收緊出口規範,中國國內的AI與晶片相關企業已加速轉向國產替代方案。以新創企業DeepSeek為例,正計劃全面採用華為最新的「昇騰」晶片,取代原本依賴的美製GPU資源,作為推動大型語言模型運算的基礎架構。
儘管在運算效能與研發速度上,中國在短期內仍難與美國抗衡,然而專家分析指出,美方措施將拖慢但難以完全阻止中國邁向科技自主的進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也因這場對峙重新洗牌,愈來愈多中國企業開始避開美國技術與設備,轉向本土研發與替代供應。
此一強硬聲明發布之際,美中雙方的貿易與科技談判仍在進行中。本月初,雙方代表曾於日內瓦達成為期90天的暫時協議,暫緩部分新措施上路。然而,科技議題顯然已成為雙邊談判最棘手的議題之一,雙方都視其為未來經濟競爭不可讓步的核心利益。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關稅效應…Nike下月將漲價 最多調價10美元
致函美商務部 台積電籲美勿對晶片徵稅
亞馬遜執行長賈西:消費者支出未明顯緊縮
美國將開徵半導體關稅!每提高1% 晶圓廠成本將增加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