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第二輪關稅談判登場 學者:台灣不會成為交易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5日晚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上任後的首次通話,由於習近平在通話中特別提到台灣議題,外界担心台灣是否會淪為美中關稅交易的籌碼。對此,學者持保留態度,強調如果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就不可能拿來做利益交換,況且關稅問題和台灣議題的談判,根本就是兩組人馬,因此台灣絕不可能成為美中關稅戰中的交易籌碼。
川習通話為美中第二輪關稅談判鋪路
就在美中關稅談判陷入膠著之際,美國總統川普5日晚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上任後的首度通話,雙方溝通平順,甚至決定9日在倫敦舉行第二輪的美中關稅談判,中方確定由副總理何立峰領軍,美方談判代表除了財長貝森特外,還加入了關稅戰的鷹派人物─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因此外界預料這次談判仍將會針鋒相對。
美中談判節奏 進二步退一步
但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助理教授王智盛認為,川習兩人的通話,為關稅談判起到緩和的作用,而談判的重啟,某種程度象徵至少兩國最高領導人有一致的方向跟目標,但雙方仍然有很多議題必須進行磨合,因此未來的談判很可能是以「進兩步、退一步」的方式推進。
王智盛說:『初步會達成一些具體的清單,而這些具體的清單,可能會有一個執行跟推動的實現,而在這個執行跟推動的實現,雙方可能會有一個冷靜期,但是如果在執行跟推動的實現當中,有任何一方可能破壞了,或者是沒有按照預期的方向去做前進的話,可能不至於退回原點,但是可能又會再重新,又再啟動新的一輪談判,所以估計看起來美中接下來的貿易談判,我把它講說是譬如說進二退一, 就是說進兩步退一步這樣子的方式來做談判跟磨合。』
川習通話 習強調台灣議題那一樁?
只是談判還沒有上桌,習近平就在通話中,明白提及台灣議題,強調美國應慎重處理台灣問題,避免極少數台獨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衝突對抗的危險境地。儘管川普輕輕帶過,並未過多著墨,但仍引發外界担憂,台灣是否會淪為美中兩強談判的籌碼。
台灣是中國核心利益 不可能成為中國交易籌碼
不過,王智盛認為,指稱台灣可以做為交易籌碼的說法,對中國而言,根本是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如果被稱為核心利益或重中之重的台灣問題,都能拿來做交易的話,那中國豈不是毫無核心原則。
王智盛說:『我一直也認為說,中方其實自始至終沒有把台灣作為所謂談判交易的籌碼,你說準備也好或者是這樣子的想法也好,因為這就是不可交易的東西,這是不可換的東西 ,所以它某種程度是要展現出他在這件事情上面的原則性,跟他的強硬性,我覺得比較像是這樣子。』
關稅談判和台灣議題不同調 談判團隊兩套人馬
不僅如此,王智盛並進一步分析,進行關稅談判和討論台灣問題的代表,應該完全是兩套人馬,因此他實在看不出來,台灣會成為美中關稅談判的籌碼。
他說:『如果大家熟悉的話,譬如說在習近平的團隊當中,你不可能讓何立峰去談台灣問題,去談這種外交事務,這一定是要王毅才能去處理的問題,所以中國的黨政體制,他不可能這樣子條條塊塊,不可能跨過去這個區塊,同樣的道理, 在美國你不可能讓財政部長,你不可能讓關稅談判代表,去談台灣問題,這一定是Rubio的職權,所以接下來,確實是不會碰到這個區塊。』
川習互訪難度高 第三地非正式會談機會高
至於在川習在通話中談及互訪一事,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教授孫國祥則認為,難度頗高,除非90天內的談判有進展。
孫國祥說:『我們可以看到當初川普似乎很急於訪問中國,但是除非就是他在90天這個關稅有一個基本的成果,或者是有一個基本的走向,但是如果這個90天之後,就7月初的時候,如果還是沒有基本走向,我更認為,可能還是會停留在放話的情形,也就是說我跟習近平關係很好等等…然後就邀請…但是真正要碰面的話,我個人認為還是蠻艱鉅的一個情形。』
但無論是孫國祥或是王智盛卻也都一致認為,川習藉由G20或是APEC等國際場合,在第三地進行非正式會談的機會,反而可能性比較大。
儘管如此,美中關稅戰發展到今天,總算又再向前邁出一步。而一般預料,第二輪談判可能在關稅暫緩期延長、稀土供應部分放寬或經貿磋商機制上取得有限進展,但受雙方戰略競爭影響,重大突破的可能性較低。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川普再疾呼聯準會降息 學者:美停滯性通膨風險愈來愈大
TikTok網紅「面癱哥」在美逾期居留被捕
加州移民執法引發抗議 川普下令部署2000國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