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川普鐵粉說疫情是假的,社群謠言將重演「披薩門」事件?

美國大選不到50天,各種謠言在網路上瘋竄。例如支持川普的鐵粉、右翼陰謀論團體「匿名者Q」(QAnon)緊咬疫情是假的、炒作族群對立。近期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平台開始防堵這些不當言論,但相信者大有人在。此次社群網路戰爭將如何左右美國大選?是否重演2016年大選的「披薩門」事件?

今年8月,美國總統川普曾表態支持右翼陰謀論團體「匿名者Q」(QAnon),並稱這些支持者,都是熱愛我們國家的人,多次迴避記者對於匿名者Q的質疑。然而,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卻在近日取消出席一場川普競選籌款活動,只因活動主持人曾表態支持匿名者Q。

關於「匿名者Q」右翼團體,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認為川普的目的是「使聯邦調查局(FBI)認定為國內恐怖主義威脅的陰謀論合法化。」再加上,近期Facebook、TikTok、Twitter等多家社群平台,都加以限制QAnon對主題標籤或相關言論等影響,並封鎖7000多個帳戶,但經過官方驗證的政治人物Twitter公開轉發QAnon的相關貼文,則無法被刪除。

究竟匿名者Q是個怎樣的團體,政治人物都害怕與該團體劃上等號,甚至矽谷社群巨頭也擔心平台成為陰謀論的溫床,而積極採取規範措施。在陰謀論四起的美國選舉前夕,又會如何牽動美國大選呢?

造勢場合上的川普。
造勢場合上的川普。

造勢場合上的川普。取自Donald J. Trump twitter

匿名者Q是誰》為何與陰謀有掛勾?

匿名者Q常聲稱一些範圍廣泛,沒有根據的陰謀論言論,並認為川普正與由戀童癖者經營已久的官僚主義,和性販運組織進行鬥爭。支持者更推測,這場鬥爭最後會將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等人逮捕並處決,其中匿名者Q的追隨者大多是支持川普的。

在2017年的匿名留言板4chan上,一位用戶聲稱在美國政府內部擁有最高安全許可,並以「Q」(即QAnon)的符號簽名,宣稱正對全球虐待兒童網絡的秘密調查,也因此川普造勢活動中,常會出現「We are Q 」或是「WHERE WE GO ONE WE GO ALL」(匿名者Q在社群中所使用的社群標籤)的T恤或標語,都再再顯示出匿名者Q的追隨者,對川普的支持及擁護。

《華爾街日報》也發現自新冠肺炎在美國爆發以來,在Facebook與Instagram等社群中,有愈來愈多人關注,而匿名者Q更在社群,散佈認為新冠肺炎只是惡作劇,或是對於性交易的掩蓋等。這種關於疫情不實且沒有根據的言論,已促使英美等地的人民上街遊行表達不滿。

假新聞,真槍擊》2016年披薩門(Pizzagate)事件

早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各大社群開始出現許多毫無根據的指控,內容是希拉蕊的競選總監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以華盛頓一間名為「彗星乒乓」(Comet Ping Pong)披薩店為基地,並在其中綁架、虐待、侵犯及販賣兒童。

這種攻擊民主黨的言論,普遍被認為是造謠陰謀,但卻有人真的相信。

一名28歲男子埃德加.韋爾奇(Edgar Welch)因為相信「披薩門」(Pizzagate)內的假訊息,在2016年12月初,持槍跑到「彗星乒乓」(Comet Ping Pong)披薩店,隨後向警方宣稱「自己正在查案」。

「彗星乒乓」(Comet Ping Pong)披薩店。wikimedia commons by Farragutful
「彗星乒乓」(Comet Ping Pong)披薩店。wikimedia commons by Farragutful

「彗星乒乓」(Comet Ping Pong)披薩店。wikimedia commons by Farragutful

就在事件發生後,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NSA)退役陸軍中將弗林(Michael T Flynn)的兒子麥克.弗林(Michael G Flynn)甚至在Twitter上表示:「在披薩門被確認為捏造的故事之前,這件事還是有可能是真實的。」

「世界上只有兩種產業會把客戶稱作『使用者』,一種是非法販毒的,另一種是科技業!」──美國統計學家 Edward Tufte

“There are only two industries that refer to their customers as 'users': illegal drugs and software. " — Edward Tufte

近期,各大社群媒體,避免有心人士透過輿論操弄大選,更對政黨陣營發送的政治廣告及言論審查愈趨嚴格,以免迫在眉睫的美國總統大選,重蹈披薩門(Pizzagate)事件的覆轍。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許多時論專家觀察,當政治宣傳、欺凌和假訊息等,是無以數計看不見的手,更主動操弄社群媒體的輿論時,「使用者」則以未覺察且被動的方式接收資訊或廣告,潛移默化我們的思考和情緒,進而改變選舉的結果。

而這結果,最終可能導致民主體制的裂解,將眾人帶往一種獨裁,且牽涉商業利益的政治遊戲中。

這次美國大選,社群媒體已有意識地限制政治廣告,並監測輿論風向。但最終我們該思考的是,在這場全球矚目的總統大選之下,誰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操弄民意?而這個操縱者是何居心?他(們),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嗎?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