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拜登新政府面臨的亞洲外交挑戰和新應對
美國拜登新政府上台前後,面臨亞洲各地區諸多挑戰,拜登團隊似乎已經有了不同以往的新應對政策。
2021年伊始,從西亞的伊朗,到東北亞的朝鮮和俄國,拜登政府面對的外交局面是錯綜複雜、相互有著直接或潛在的聯繫。
特朗普政府離任前給拜登政府留下一系列的問題,在亞洲包括:拋棄國際合作的單邊行動促使伊朗核問題激化;朝鮮核問題沒有任何進展;忽略人權的外交助長了緬甸軍方阻擋民主化進程的步伐,等等。
此外,拜登政府在亞洲之外還面臨包括修復美歐關係等任務,同時在美國國內,也必須應對新冠疫情嚴重、經濟復蘇艱難、社會撕裂嚴重等幾大發展障礙。
有學者甚至認為,拜登時代美國面臨的國際挑戰「前所未有」,拜登政府已經沒有克林頓時代前蘇聯崩潰後的冷戰紅利,也缺少奧巴馬時代主要大國間的戰略共識,只有特朗普時代留下的大國競爭加劇、同盟關係裂痕和全球治理的混亂。
拜登政府已經推出的新政顯示,他力圖回歸美國傳統外交、多邊主義、理性決策,努力修復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修補與盟國的合作關係,扭轉特朗普時代"美國優先"的外交策略。
在上述戰略框架下,拜登政府在亞洲有哪些急迫的外交挑戰?美國是否已經找到應對這些挑戰新路徑?
尋找戰略重心
從全球角度看,亞洲因為人口、資源、不斷上升的經濟、貿易和金融份量等各方面因素成為美國外交必需考慮的首要地區之一。
美國卡內基基金會的專家指出,美國外交只有在與強大的盟友協作時才能發揮出最佳狀態。
這種協作,過去在涉及到美國最強大盟友歐洲共同關切的最核心地區是中東,這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和美國與全球經濟息息相關。
中東從歷史上就是世界事務的核心之一,在經濟、文化和宗教上都對美國、歐洲和整個世界有巨大影響力。在美國的外交中,中東政策涉及安全、經濟、價值觀和全球領導地位四大利益。
在冷戰結束後,美國多年來應對反恐將中東列為對外戰略重心。雖然近年很多美國戰略家呼籲將美國戰略重心轉向東亞,應對崛起的中國,但中東的安全事務仍然密切影響到了美國與在東亞和世界崛起的中國的關係。核問題是最尖銳、可能改變地區乃至國際關係的問題。
伊朗核問題
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首次出訪的地區就是中東: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而他單方面退出美國、歐盟、中俄協作多年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協議,打破了中東戰略平衡。就在離任前一個小時,特朗普還簽署了美國國內外交專家們反對、盟友以色列堅決反對的美國向阿聯酋出售先進的F35戰機的合同。
特朗普任期內,「老大難」的伊朗問題並沒有得解,反而,伊朗核問題成為擺在拜登政府面前最迫切需要處理的棘手外交問題之一。
有著豐富的中東經驗的BBC首席國際事務記者杜塞特指出,拜登的團隊由奧巴馬政府的老手主導,他們帶著重新審視老問題的新任務回到中東地區。
她指出,拜登外交團隊最大的挑戰涉及他們個人曾幫助制定政策、但現在情況更糟的地方。不過有些人看到了突破口和機會。
強調與老傳統盟友重新接觸,應對已經發生變化的中東局面,已經是拜登外交新團隊討論的重點。
杜塞特認為,國務卿布林肯是拜登和奧巴馬的長期高級助手,拜登團隊不會輕易放棄2015年被視為多邊外交罕見成功案例的伊朗核協議。
但因為特朗普留下的問題需要逐一解決,伊朗問題如何重新得到妥善處理仍有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團隊上任伊始就先暫停了特朗普對阿聯酋的F35軍售。這項軍售對以色列和伊朗都芒刺在背。
朝鮮半島無核化
伊朗與美國在核問題上的尖銳對立也影響到東北亞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問題。
2021年初,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展示了一長串新武器慶祝他的生日,包括更精確的遠程導彈、超大型彈頭、間諜衛星和一艘核動力潛艇。
金正恩公開稱,朝鮮將繼續發展核武器,並會改進實施先發制人和報復性打擊的技術。
BBC駐韓國記者比克爾指出,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台之際,朝鮮發出這樣的信息意味深長。
特朗普在任期內與金正恩三次會晤,但並沒有達成實質性解決問題的結果。對朝鮮的國際制裁如同對伊朗的制裁一樣,仍然沒有壓倒金正恩政權。
比克爾認為,金正恩希望拜登聽到他傳遞的信息:球現在已經在美國一方。
但新美國安全中心副高級研究員金德永(Duyeon Kim)表示,美國將不得不首先採取行動,但任何交易都將是有代價的。
南亞動蕩
來自亞洲地區對拜登政府的挑戰不僅僅只有伊朗和朝鮮的核問題。
台海、南海問題曠日持久,印巴邊境等地區仍有潛在的軍事衝突風險,這都會讓美國面臨困難的決定。
特別是,對於上任不足一月的拜登政府來說,緬甸軍方突然發動政變,給主張民主自由核心價值觀的拜登政府增加一項外交政策新任務,被視為對美國政府亞洲外交能力的公然挑釁。
中國因素
國際關係理論認為,一國的外交始於該國的內政。
目前美國面臨新冠疫情,經濟衰退壓力,國內政見分裂和貧富分化等一系列嚴峻的挑戰。
拜登政府似乎非常認同內政外交密切聯繫的觀點。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認為,美國的對手正在越來越多地利用美國國內政治問題來獲取國際舞台影響力。
沙利文表示,加強美國的外交政策也是解決美國國內威脅的關鍵。
他強調要加強與美國傳統盟國的合作,因為諸多的挑戰不分國界。他也重覆了特朗普政府過去長期的觀點,將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列為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國家。
但隨之,中國外交政策的最高領導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舉行視頻對話時,表示中美關係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但中方願同美方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係沿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軌道向前發展。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日漸強大,特別是在亞洲有著難以替代的影響力,拜登政府在處理伊朗、朝鮮、緬甸等一系列亞洲外交挑戰之際,或許也難以排除與中國的協商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