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死刑犯「掙扎4分鐘」才身亡 竟因處決失敗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4月11日對一名死囚米卡爾·馬赫迪(Mikal Mahdi)執行槍決,卻因程序爭議與執行瑕疵,再次掀起對死刑制度的激烈討論。馬赫迪原應被三顆子彈擊中心臟,迅速結束生命,未料實際死亡過程歷時近四分鐘,且僅發現兩個明顯的彈孔,疑似一槍射偏,引發外界質疑行刑是否「失準又殘忍」。
根據《鏡報》報導,屍檢報告提到,馬赫迪的胸口僅見兩處槍傷,子彈分別傷及胰臟、肝臟與下肺,未能直接命中心臟。目擊者指出,馬赫迪中彈後仍大聲呻吟,幾次淺呼吸,場面震撼。雖然官方病理學家推測其中一處彈孔可能是兩顆子彈貫穿所致,但死囚律師團隊聘請的法醫專家反駁,認為兩彈同入一孔極為罕見,並質疑行刑隊成員是否有人未開槍、或因訓練不足而射偏。
馬赫迪的律師在給法庭的信中寫著,仍然存在的疑問包括:「行刑隊是否有一名成員完全射偏了馬赫迪先生?」、「他們根本沒開槍嗎?」、「那兩名射殺馬赫迪先生的人員怎麼會射偏他的心臟?」、「他們是因為訓練不足而退縮或射偏了嗎?」
馬赫迪2004年因槍殺一名試圖將其逮捕的警官而被判死刑,20年後選擇以槍決方式執行死刑,成為美國近15年來第二例、全美歷來第4例槍決案例。由於藥物注射日益短缺且爭議不斷,部分州份正恢復傳統死刑執行方式,南卡州更在去年通過法案准許行刑隊執行死刑。
然而,馬赫迪一案卻反映出即使是高風險、高標準的執行程序,仍可能因操作疏失造成囚犯長時間痛苦而亡,讓死刑是否符合人道再度成為輿論焦點。馬赫迪律師團強調,呼籲對死刑制度進行全面檢討。
東森新聞關心您
犯罪行為,請勿模仿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黃麟凱槍決等12年! 新北檢察長探視王爸爸:懸著的心可以放下了
死囚伏法!苗博雅遭炎上終於回應:不是我唯一核心價值
「最年輕死刑犯」黃麟凱遺體火化 家屬低調未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