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玩具大廠導入Alexa與孩童互動,但它過去曾有這5個隱私爭議

(示意圖/取自pixabay)

美國木製玩具大廠KidKraft與Amazon合作,將扮家家酒玩具導入智慧語音助理Alexa,推出語音互動式產品「Alexa 2-in-1 Kitchen and Market」。透過與Alexa的互動,孩童可以更擬真的進行買菜、煮飯等遊戲。

根據外媒《cnet》報導,「Alexa 2-in-1 Kitchen and Market」中的廚房用具、食物、收銀台,都加裝上RFID晶片,檯面各處也都有感測器,讓孩童在進行遊戲時,都可以利用感測器裝置,即時傳送資訊給Alexa,使它進行準確的反饋及互動。

雖然日新月異的科技為生活帶來許多方便,沒有生命的玩具,也能在導入AI語音助理後,與人進行互動交流,但其隱私問題仍不可不重視。

以下盤點5個,Alexa過去曾爆出的隱私爭議。

私人對話被錄下並傳出

美國波特蘭市的一對夫妻,在2018年發現,家中的Amazon智慧音箱Echo不僅錄下他們的私人對話,更將該段對話傳給通訊錄上的其中一人。

根據外媒《THE VERGE》報導,而Amazon在調查後強調,這是「極端罕見的事件」。在這對夫妻的對話過程中,先是不小心觸發了Alexa,接著又被Alexa理解為,將對話傳送給通訊錄上中的某個人,因而造成了該事件。

Amazon也在事後強調,將會採除行動,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隱私對話被竊聽

根據外媒《Bloomberg》於2019年的報導,Amazon智慧音箱Echo,會把使用者提出的問題及指令錄音,並且經由內部聽審人員紀錄及註釋,藉此提升Alexa的精準度。

而Amazon也承認Alexa聽審團隊的存在,並強調只有極少數員工可以取得授權,藉此處理少量的交互樣本訓練,以及系統改進服務。

取得使用者定位

使用者在設定Alexa時,會被要求輸入住家地址,並要求用戶手機定位的授權,藉此提供使用者更精準的答案、建議及觸發提醒等。

但在2019年4月,Amazon被爆出其員工可以藉由Alexa,來取得使用者定位,甚至能輕鬆找到用戶的地址。

德國內政部支持透過Alexa打擊犯罪

根據外媒《REUTERS》報導,德國聯邦內政部公開表示,正在研究透過語音助理Alexa和Siri,來取得重大案件或恐怖攻擊的相關資料,幫助他們打擊犯罪,以利破案。

不過德國司法部認為,科技監聽屬於違憲行為,即使是被告人,也應該要保護他們的個人隱私。

由於這項提案引發各方爭議,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新的進展。

勸人自殺

根據外媒《THE Sun》報導,英國一名女子Danni Morritt在家中要求Alexa查詢心跳週期資訊時,Alexa竟然建議:「為了更大的利益著想,要確保刺入自己的心臟來殺死自己。」(Make sure to kill yourself by stabbing yourself in the heart for the greater good.)

而Amazon經過調查後表示,Alexa可能意外擷取到維基百科中,遭到惡意竄改的資訊。因為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並非大家質疑的「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勸主人自殺」,這樣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