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逼近400萬人確診!川普坦承疫情好轉前會更糟

停止了三個月的白宮防疫記者會,星期二再度登場,但僅美國總統川普現身,其他專家通通缺席,川普坦承疫情在好轉前,恐怕還會更糟,且呼籲美國年輕人戴上口罩。美國媒體分析,川普態度之所以大轉彎,是因為他的團隊了解到,新冠病毒不只不會消失,還持續重創他的選情。根據華盛頓郵報和ABC民調,川普防疫支持度從三月底的51%,已經降到38%,如今美國確診人數逼近400萬,川普終於公開倡導正確的防疫措施。

圖/達志影像路透
圖/達志影像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回來了,三個月來首次再站上白宮簡報室舞台,說出他最不想面對的事實。

美國總統 川普:「疫情不幸地可能在好轉前會更糟,我不喜歡這樣說一件事,但事情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的現狀,你看看世界,世界各地都是,它就是趨向如此。」

一直對疫情輕描淡寫的川普,終於坦承接下來情況可能更糟,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如今美國已有超過39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14萬2千多人死亡;過去短短17天,美國就新增100萬人確診,27州被迫暫停或倒退回重啟的最初階段。

美國總統 川普:「當你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戴上口罩,弄個口罩,不管你喜不喜歡口罩,它們有影響。我有帶口罩,當我必須去... 我前幾天去華特里德軍醫院,我這邊就有口罩,我隨身攜帶,我會很樂意使用,沒有問題。」

原本說什麼也不願意戴口罩的川普,終於態度180度轉變,先是10天前首次公開戴口罩露面;前一天則是在推特上宣稱,戴口罩是愛國表現。屢遭川普攻擊的白宮防疫專家佛西,倒是很有風度地說這是好事。

聲音來源: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佛西:「我非常高興看到總統戴口罩和關於口罩的推文,副總統始終如一,所以我想我們在訊息一致上有進步。」

不過前一晚,川普在華府的川普飯店舉行募款晚會,跟一群人在大廳依舊沒戴口罩。而這場疫情記者會,白宮防疫小組成員,包括副總統潘斯、傳染病專家佛西和防疫協調官柏克斯,通通缺席。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佛西:「我沒有被邀請。」

美國總統 川普:「柏克斯博士就在外面。」

整場記者會下來,川普沒有說美國要如何走出眼前的困境,也沒有宣布任何具體措施,但白宮發言人倒是透露,表面上對新冠病毒很「鐵齒」的川普,其實有時候一天做好幾次病毒檢測。

白宮發言人 麥肯納妮:「(我們知道他每天檢測病毒,你能詳細說明每天幾次嗎?) 他常常篩檢,我不會精確地說他一天檢測幾次,但有時候一天不止一次。」

美國總統就算沒有天天篩,也常常篩,但一般美國人要做病毒檢測,尤其在疫情升溫的加州和德州等地,得大排長龍,甚至最長得等上兩個星期才有結果;芝加哥有人等了18天,才得知自己檢測陽性。

哥倫比亞大學醫療中心 史賓塞 (Craig Spencer):「那樣無法真的幫助我們消滅這個病毒,我們需要更多檢驗、更快的檢驗,我們需要更大檢驗量能,因為現在我們在這塊和其他領域都失敗。」

現在美國一天約篩檢70萬人,但根據美國疾管中心最新報告,美國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是確診的6到24倍;40%感染者沒有症狀,但仍會把病毒傳染給他人,因此加強篩檢依然關鍵。好消息是,美國疫情開始有些起色,單日新增確診一週來首次少於6萬人;篩檢陽性率7月5號以來,第一次低於8%;20州新增確診數持平,5州下降,不過南部、中西部和西部9個州及波多黎各,依舊紅通通,全美一天也有上千人死亡。

呼吸胸腔科重症照護醫師 瓦列霍 (Federico Vallejo):「很多患者用電話向親友告別,說我越來越痛,越來不舒服,我一直看到護理師哭,也一直看到醫生崩潰,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人口最多的加州,確診人數破40萬9千,超越紐約,成全美第一。

加州州長 紐森:「我們必須盡量減少人群混雜,我們必須盡量減少疾病傳播,盡可能保持警覺,來度過接下來關鍵的幾週。」

如果加州是一個國家,確診數將是世界第五高,僅次於美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加州州長上週再次關閉酒吧、餐廳等室內場所,理髮店等商家只要能在戶外營業,就可以繼續開門。專家說,現在美國最大的問題在,一般民眾已經受夠各種限制了。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歐斯特荷姆 (Michael Osterholm):「我們仍在這場疫情的一開始,那就是我發現很困難的地方,很多人都覺得跟他沒關係了,結束了,他們決定不要再防疫了,但他們沒得選,是病毒選。」

看節目、買美食、拿好康,住宿券免費抽!快點我下載食尚玩家APP!

更多 TVBS 報導
日本兩大樂園解禁 車站便當轉型求生
牛津研發疫苗捷報! 最快9月「可產100萬劑」
假期泡湯!日本「防疫假」補課 暑休剩4天
川普救民調!疫情記者會復活 稱戴口罩「愛國」

【全民養肺】專題報導
台灣22縣市肺癌地圖 首度完整大公開
肺部健康小測驗 你的肺知識及格嗎?
肺部健康1分鐘自我檢測 壞習慣你中幾個?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正視台灣新國病
健康肺知不可 長庚胸腔科醫師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