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法案是什麼?美國為何要設立?對台灣、台積電有哪些影響?中國大陸怎麼看?一次看懂美國晶片法案!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8月9日簽署眾所矚目的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引發各界關注。這項法案主要是希望讓晶圓大廠落腳美國,並擴大美國本土製造晶圓的產能。究竟晶片法案是什麼?美國為何要設立晶片法案?對台灣會有哪些影響?中國大陸有何反應?赴美投資的台積電、三星等半導體巨擘又是怎麼看待呢?

美國晶片法案將挹注超過500億美元政府補貼在美國半導體生產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美國晶片法案將挹注超過500億美元政府補貼在美國半導體生產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美國晶片法案是什麼?為何要立法?

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全名為《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其中「晶片」(CHIPS)也是 Creating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 首字母的縮寫,意指「創造對生產半導體有益的激勵措施」;科學(Science)部分,則代表為高科技研究增加資金投入。

晶片法案起初涵蓋在2021年6月通過的《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 United State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 of 2021,USICA)中,法案由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紐約州民主黨議員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與共和黨參議員陶德·楊(Todd Young)共同提出,旨在加大科技投資、提高美國競爭力,當中就包含扶植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的計畫。

然而,晶片法案牽涉到預算如何補貼,使得國會議員間爭論不休。參議院認為,應僅支持在美國有生產廠的半導體業者(如英特爾、美光、德州儀器);眾議院版本的促進美國製半導體法案(FABS Act),則廣泛嘉惠製造、晶片設計等廠商(包含AMD、輝達、高通),是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較為支持的法案。華爾街日報指出,現行通過的晶片法案是參眾兩院內部談判一年多後取得的精簡版,最終決定聚焦在協助美國半導體業者,以及幫助吸引先進半導體廠商到美國投資。

晶片法案獲得兩黨支持後,於2022年7月27日在參議院以64票贊成、34票反對,通過推進晶片法案的程序表決;隔日於眾議院以243票贊成、187票反對,闖關成功。8月9日,晶片法案交由總統拜登簽署,正式生效。

晶片法案於7月27、28日分別在美國聯邦參、眾議院表決通過,隨後送交白宮,8月9日由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生效。(圖片來源:AP Photo)
晶片法案於7月27、28日分別在美國聯邦參、眾議院表決通過,隨後送交白宮,8月9日由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生效。(圖片來源:AP Photo)

延伸閱讀》補強美國半導體研發製造 拜登簽署1.5兆晶片法案

美國為何要設立晶片法案?

一、提高美國企業競爭力

美國之所以推行晶片法案,主要希望讓美國重拾晶片主導地位。美國半導體協會指出,1990年全球37%晶片在美國生產,如今卻只剩下12%。不少亞洲企業如台積電、三星等後來居上,使得美國近年來在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顯著下滑。

研究調查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統計的數據亦顯示,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2022年第一季市占率前三名分別是:台積電(TSMC)53.6%、南韓三星(Samsung)16.3%、聯電(UMC)6.9%。以台灣為首至少有六成市占率,若加上南韓、中國大陸等各國大廠則突破八成,這也成為美國晶片法案起草的重要基礎。

二、改善美國晶片供應鏈中斷的風險

另一方面,晶片在經濟體中扮演的角色愈趨重要。汽車製造、家電、人工智慧、機器人科學、5G、生物科技等產業,均十分仰賴晶片。然而近年來,受到疫情衝擊,全球晶片嚴重短缺,讓美國意識到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為了不再依賴他國供應晶片,激勵了美國想把供應鏈搬到自家境內的想法。

三、美國與中國正面交鋒

Yahoo TV》美中大打半導體戰 "晶片"地緣政治競爭白熱化

同時,美國在科技霸權與影響力上,正與中國正面交鋒。近年來,中國積極扶植國內半導體產業,讓美國出現危機感。因此外界分析,美國設立晶片法案,本身也存在著重大的政治意圖,旨在防堵中國在半導體技術崛起。

延伸閱讀》【美中晶片戰開打1】美國狂砸1.57兆重掌優勢 另出3狠招砍中國晶片命脈

晶片法案重要內容有哪些?

晶片法案中,有527億美元的預算將直接進行財政補助,幫助在美國內的半導體製造商進行相關設施建設,並提供25%的稅務抵減。《2022年晶片法案》(CHIPS Act of 2022)進一步指出,未來五年內,527億將分別用於以下事項:

  • 補助用法

  • 受惠者

美國銀行報告指出,美國英特爾應是晶片法案的最大受惠者,在未來五年可能會獲得價值520億美元援助中的100億至150億美元,對英特爾來說無疑是一大佳音。而台灣台積電、台灣環球晶、南韓三星等外國廠商,則因有意在美國國內投資晶圓廠,可能受惠於晶片法案的補助,同樣被外界視為得利者。

  • 限制條款

取得美國補助的企業,十年內不得在中國或其他對美國不友善的國家,建置新廠或擴充先進製程的產能。有專家分析,這項限制條款的目的,就是美國要讓企業選邊站,防止中國供應鏈崛起,並鞏固美國全球半導體地位。

晶片法案正反方看法為何?

  • 支持者

美國半導體與晶片大多從台灣進口,且中國近來擴大生產,讓美國備感威脅。晶片法案立法有助於緩解美國國內晶片短缺,並推動半導體產業,減少對東亞的依賴,也將為美國的經濟帶來重大的勝利。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晶片法案能創造許多高薪工作、緩解供應鏈壓力並降低成本,有助於保障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美國總統拜登將法案形容為「一世代才有一次的投資美國機會」,盼協助美國「贏得21世紀的經濟競爭」。

  • 反對者

當然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無黨籍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曾批評,晶片法案是對企業的「空白支票」,從短期來看,晶片法案無法對產業帶來重大影響。企業仍需數年才能建造新工廠與設施,以解決晶片短缺的問題,並提高生產的獨立性。

當中存在最大的問題是,相較於東亞,美國的勞工與製造成本高,顯示美國可能本來就不適合製造晶片。另外,根據美聯社報導,晶片法案將導致美國的聯邦赤字,在未來十年內增加790億美元。

晶片法案對台廠有何影響?

即便美國設立的晶片法案,會對台灣的半導體業造成部分衝擊;但根據商業周刊報導,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認為,台積電在1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全球占比高達63%,成熟製程的產能也是全球第一,預期在大環境變化下,台灣仍占有競爭優勢。

日經中文網的報導則分析,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言,在美國生產晶片不僅貴,而且浪費,藉此或可推測台積電到美國設廠,主要是政治與戰略考量居多,台灣晶圓代工廠多數產能仍落在台灣,因此即便晶片法案可能不利於台廠,整體影響並不會太大。

我國經濟部也強調,台灣是全球半導體先進製造中心,關鍵地位不會動搖;且美國是台灣重要經貿夥伴、全球半導體最大市場,也是台灣業者最大客戶,樂見台灣廠商全球布局時,能得到在地資源挹注,建立良好合作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一篇分析報告直言,美國迫切需要經驗豐富的高科技人才(如台灣台積電),給予這些高科技人才簽證,有助於讓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得以運作。綜上所述,或許台廠最該擔心的,是半導體人才被挖走。

延伸閱讀》美國晶片法案其實劍指台灣?陳文茜:許多人沒注意條文裡有警告

中國有什麼反應?

針對美國設立晶片法案,路透社引述中國駐華府使館回應,堅決反對美國晶片法案,痛批該法案反映「冷戰零和思維」,與人民期盼的交流與合作背道而馳。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其勝也表示,晶片法案違背市場規律,以政府力量強行改變國際分工環境,是「強迫半導體企業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指稱,美方一再將科技經貿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對他國搞技術封鎖、技術脫鉤,「只會讓其他國家更加警醒,在技術上一味靠美國行不通,這也將促使各國加快實現科技自主自立自強」。

英特爾、三星對晶片法案的態度是什麼?

  • 美國英特爾

英特爾因為有能力完整設計並製造半導體晶片,加上是美國在地公司,普遍被視為晶片法案的最大受惠者,可利用美國政府高額資金補助興建晶圓廠,或透過投資稅收抵免購買晶圓廠內的設備。

因此英特爾年初即宣布,繼2021年在亞利桑那州興建兩座先進製程晶圓廠後,將加碼在俄亥俄州的原有晶圓廠投資200億美元,用以提升製程技術與擴大產能。

延伸閱讀》美國全力圍堵中國,晶片法案、Chip 4陸續上路,台積電、三星、英特爾互相較勁誰會勝出?

  • 南韓三星

根據彭博社報導,南韓三星電子最近提出未來數十年將投資近2000億美元,預計在美國德州興建11家晶片製造廠,以爭取財務補貼,顯見美國晶片法案策略生效。然而,自2012年以來,三星電子已在中國西安投資高額資金,若三星受到美國晶片法案制約,將無法持續擴充西安廠,可能會造成不小的衝擊。

延伸閱讀》三星大反撲計畫來了!地緣政治重塑半導體產業,李在鎔能扳倒台積電?

實習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林思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