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川會以後 朝鮮半島局勢正步向戰爭邊緣?

作者:鍾樂偉(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並為韓國翰林大學言論情報學系博士候選人,著作包括《韓瘋》、《心韓》。)

踏入2017年以來,在預定在日程上最叫人期待又極影響國際格局的一個時刻,想必是剛於早前完成的中美兩國2017年首度舉行的國際峰會。

早於2016年年底當經常把「反對中國」掛在口邊的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當選成為新一任主宰著世界政局發展的美國總統以後,坊間也對川普將以怎樣的方式來迎接首次與他眼中最主要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對手,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還有在峰會上以什麼話題來主導討論,都是一直叫外界感到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4月7日的歷史性時刻,美國總統川普於佛羅里達棕櫚灘的海湖莊園迎接了從北京前來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雖然峰會進行期間美國突然決定下令轟炸敍利亞,把中美元首會面的焦點忽然轉向中東,但外界一直關注朝鮮半島近來越演越烈的危機,卻未有因而被放輕。

反而更讓外界猜想,美國是否有藉突襲敍利亞,來向北京展示若北韓未能中止其挑釁動作,華府定必會放棄前任總統奧巴馬的「戰略性忍耐」(strategic patience)政策,會更果斷地以軍事手段制止平壤繼續進行的核與導彈試射行為,希望能與金正恩有個了斷。

峰會留下朝鮮半島局勢的懸念,不消數天後那個懸念更引出更大的東北亞局勢危機。

川普得悉平壤正計劃進行第六次核試驗後,為了向對方施壓,一方面派出核動力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駛往朝鮮半島海域;另外據報一直停泊在日本橫須賀港的「列根號」航母,亦會在短期內在復修後同樣開往朝鮮半島;

其後,應對著步步進迫的美國攻擊威脅,北韓便回應揚言已準備與美國發動核戰。面對美朝關係續步升溫,習近平與川普破天荒地在中美元首會面不到一周內,便進行直接電話交談。

但是,顯然華府對一直未有發揮對北韓應有影響力的北京大為不滿,繼續表明如若中國未能制止平壤的挑釁行為,美國便會放棄考慮北京,獨自以軍事手段解決北韓問題。

表現得失去耐性的川普,把美國最強而有力的軍備集結在朝鮮半島一帶,近日亦有傳中國解放軍已調動部份部隊前往中韓邊界的鴨綠江以備不測。

究竟已暫停了67年的韓戰,會否在2017年再度來臨?

跳出既有遊戲的壓力

自90年代中期北韓進入金正日管治時代開始,平壤一直本於來自美國入侵攻擊的威脅感,決定投入大量資金以不斷進步核與導彈技術,來作為保衛國土安全的唯一力量。

多年來,金正日多次使出了核武的「危崖策略」,以地下核試來展示出核力量的威嚇力,震懾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買和平」的方式,不斷向北韓提供各式各樣的人道、能源與糧食援助。

從而在表面上表示出願意與國際社會合作的理性一面,但實際上卻藉西方「買和平」的空間,來繼續「買時間」地進行核武與導彈技術的研發工作。

結果,到了前任總統奧巴馬的時代,屢次受騙的華府不再願意在未確實平壤擁有實質上棄核的動作前題下,再與北韓進行任何接觸。

而且,金正日逝世以後其三子金正恩上台,他統治下的北韓也不再需要以經濟援助作與美國對話的談判籌碼,美朝雙方因而各自封上大門。

直至川普上台以後,華府決定一反常態,嘗試把戰略提升至「戰爭牌」,作處理朝鮮半島核問題的新遊戲框架,為中、美、兩韓間關係帶來異數。

調動航空母艦前往朝鮮半島,固然是美國向北韓展示出隨著發動戰爭的準備。

但從如今北韓國內部署的核與導彈技術能力,要使出如美軍在突襲敍利亞的行動般具「手術刀式」的點對點攻擊,放在平壤的戰爭上其實難以實行。

因為北韓政府已擁有足夠能力,把國內大部份的核彈及其技術中心,隱藏在雷達未能百分百準確命中的地下地帶。

而且,從上月成功進行的以潛艇發射導彈的技術案例,誠然今天北韓已有能力把導彈發射地點隨時隨地轉移,可見華府要以關鍵性地一次過把北韓政權殲滅可能性極低。

萬一未能完全摧毀金正恩政府,北韓誓會以「二段攻擊」針對鄰近國家如南韓或日本,發射導彈攻擊。到那時便會帶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殘局。

想到這裡,縱使不太願意看到金正恩繼續運用核武作挑釁的南韓與日本國民,也未必百分百支持川普向北韓動武,因為發動戰爭的代價,大有可能由他們兩國來承受。

因而,從顧及日韓兩國作為美國最要盟友的角度考慮,川普充其量只能嘗試以挑起「戰爭牌」來為既有的朝鮮半島遊戲格局帶來新變動,甚至最終最大可能只能衝擊平壤近年建立的新底線,但難以作為終極解決朝鮮半島的問題辦法。

接受只能緩和不能解決的事實

川普的朝鮮半島策略存在的內在矛盾,就是雖然挑起了開戰的意欲,但卻面對著極難以控制的戰爭潛在亂局,還有中日韓誓必反對下,一意孤行的戰略與道德代價太大 (不如突襲敍利亞般一面倒),根本難以把戰爭作為應對北韓問題的有效手段。

況且,對處理平壤這個「慢性」區域安全問題來說,要阻止金正恩繼續發展核武的野心,非軍事的壓力手段其實還未至於完全盡使,還有選擇的餘地。

迄今為止,多年來曾經為平壤帶來實際衝擊,最終叫北韓政府暫緩核計劃的制裁手段的一次,就是以金融經濟封閉北韓對外的資金及其融資渠道。

當然,要貫徹這個方針,不得不獲得中國大陸的積極參與,因為現時極大部份北韓的對外資金進出門戶,都是透過中國內地一些第三者影子企業進行。

現時川普冒險使出的「戰爭牌」,背後也許是以此來向北京施壓,要求中國政府嚴厲執行對平壤的經濟制裁。

若然未能收效,華府或許會擴闊對北韓的制裁,把一些與北韓進行貿易的中國企業,納入制裁名單內,把中美關係押在解決朝核問題的賭注上。

無論結果如何,川普也得明白更要接受,朝核問題到了2017年的今天,不是以軍事手段便能輕言解決的局面。

就算是花上大量時間,成功滲透北韓國內把金正恩幹掉,也不能擔保往後北韓的政權不再落入另一位獨裁者手上。

因而,較為務實地考慮,朝鮮半島問題其實只能一直擴大制裁手段把危機緩和,因為最好且最佳以軍事手段根治北韓問題的時機,早於1953年簽訂停戰協定的那一刻已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