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想打

作者:唐湘龍

照片來源:中央社
照片來源:中央社

一次看懂中印衝突

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別誤判,習近平想打。

中國是龍,印度是象。這是龍象大戰。中國和印度的邊境衝突。但是,別光看熱鬧。這跟台灣有關。

先理解一下這裡發生了什麼事。這場邊境衝突已經超過一個半月。6月中,中國在邊境修路,6月18日,印度軍隊就越界進入西藏。人數最多的時點大約3、4百人,現在少一些,大約還有40多人。雙方都持槍,槍口朝下。但是,相互挑釁的動作時有,氣氛緊張。

中印邊境都是高山。喜瑪拉雅山橫亙。全世界最高的山群都在這裡。這裡人煙罕至,就算現在是北半球盛暑,天氣還是冷。但時間拖得夠久,視頻畫面已經慢慢流出來。雙方的軍隊、媒體都開始集結。國際宣傳戰開打。

別誤會。中印之間有很長的邊界,東西兩端各有一段未定界。但這次發生事情的洞朗地區不是。這裡邊界清楚,早在英國殖民時代,1890年的藏印條約裡就已經確定。洞朗是夾在錫金和不丹之間的三角錐一樣的小區塊。但這個小區塊如果發生衝突,中方推進20公里,就會切斷印度和東北六省的連結,真的打起來,印度壓力會非常大。

但畢竟這在中國的領土上,印度怎麼講都理虧。事至明,理至顯,就因為如此,印度到底想幹什麼?值得深入思考。

中國相當姑息印度,一直忍。忍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1962年,55年前,中印打過一場邊界戰爭。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初建,印度趁機擴張,對解放軍的試探。結果,被解放軍修理的相當慘,傷亡比例懸殊,印度失去了幾個旅的兵力。同為“不結盟運動”大國,這個樑子結深了。但中印邊境之後無事。

還一個,是中國正在走在一千年來最明確的成長軌跡上。習近平再三強調,中國強而不霸,不會走帝國主義、擴張主義的老路。中印兩國是地球上唯二人口破十億的國家,人口加總達25億,佔地球人口3分之1 ,印度周圍的中南半島、南亞、西亞,是一帶一路的重頭戲,印度的配合很重要。但印度一直抵制一帶一路,北京開峰會,印度不來。

習近平當然是非常強勢的領導人。但外交手段卻相當有彈性。每一次和印度總理莫迪見面,習近平可見刻意示好。頭一次訪印度, 習近平特別帶了蛋糕給莫迪祝壽。最近在哈薩克的上合組織峰會見面,習近平行前還特別看了“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不只告訴莫迪,這部印度片在大陸賣座極好,創下外片紀錄,最重要的,當然是找話題。

這種動作,在習近平身上罕見。

但沒有用。印度的姿態一直很高。印度這幾年改變了國家屬性,結束了60年不結盟運動的定位,開始積極和日本、越南,尤其是美國交好。積極加入圍堵中國的行列。這一次的越界事件,因此可疑,一石數鳥。一方面製造事件破壞中印關係,拒絕中國;二方面測試美日各國反應,尋求重新平衡印度洋中國力量的機會;三方面,莫迪最近連串金融改革、稅務改革,印度內部多事,莫迪政治壓力空前,藉著邊境衝突轉移焦點的目的相當明顯。

坦白講,中國註定交不了印度這個朋友。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是印度五倍。中國的力量不只進入印度洋,尤其,把印度周圍鄰國數一數,從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尼泊爾,這些 過去受盡印度欺負的小國家紛紛倒向中國懷抱。尤其是和印度關係始終勢同水火的巴基斯坦,現在和中國已經是全方位戰略伙伴,印度當然極端不爽。但更重要的是尼泊爾。這個中印邊界上的內陸國,幾百年來一直被印度綁架。雖然沒有像錫金一樣被併吞,但和不丹一樣,所有外交、經濟都是由印度代理。但兩年前,尼泊爾跑了,徹底走向中國。印度制裁它,它依然不回頭。

印度現在擔心的是不丹。不丹是中國14個鄰國裡唯一沒有和中國建交的。原因當然是印度。洞朗就在不丹邊上。不丹之於印度,如同烏克蘭之於俄羅斯。中國在這裡完成了開發,幾乎預告了不丹很可能走上尼泊爾路線,一種“親中遠印”路線。這才是對印度的重傷害。

問題是:中國真的可能為了這種幾十個印度軍人的邊境騷擾而開戰嗎?

可能。非常可能。這是印度最可能誤判的部份。

不只是因為八一建軍節九十周年,習近平在朱日和大閱兵講了重話;不只是這幾天北京外交部門開始公布文書、發展論述,這向來是北京開戰的重點訊號。最重要的是:解放軍已經快40年沒打過仗了。

一支40年沒有打過仗的部隊,所有的將領升遷都是靠文書、演訓,宣稱強大,也都是紙上談兵。只會腐化,不會進化。這支軍隊的力量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實戰才是檢驗實力的唯一標準。解放軍想打。非常想。何況這將是一場師出有名、毫不理虧的小戰鬥,藉著一場小戰鬥展現意志,何樂不為?如果能發展成師級、旅級戰爭,那更好。那將是解放軍現代化的校閱場,求之不得。這也是解放軍國際化的印表機。

不必用年底的“十九大”去解釋所有的事,那只會造成誤判。台灣如果一直自我催眠,認為兩岸不會發生軍事衝突,那不妨好好觀察一下中印衝突的發展。如果一場40多人的越界騷擾最後都只能訴諸軍事,台獨會如何?想想。

Yahoo奇摩新聞邀請「三明治世代」投稿!你是上有高堂、下有兒女的「三明治世代」嗎?憂心台灣教育、煩惱父母健康、憂慮自己未來,來用文字表達你的看法,希望政府能夠做什麼?或者分享自己的經驗,如何做個開心的三明治世代?。快來投稿—->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