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沙烏地 一箭雙雕

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展開多邊外交攻勢,繼出席亞太經合會之後,又把目光轉向中東。他將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是訪問,除了與沙國國王及王儲會面之外,並將在當地舉行首次「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預計有14個國家的領袖會出席。另外一個行程是參加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路透報導指出,中共代表團此行將與阿拉伯國家簽署數十項協議,包括能源、安全和投資領域。

中國對中東地區始終保持高度的戰略關注,但過去數十年間在美國的嚴防排拒之下,沒有多少介入的空間。這一次習近平的出訪在整體情勢上及時機上對中國十分有利。因為拜登政府在對中東的政策上實施「戰略緊縮」,由阿富汗、敘利亞等國倉促撤軍,沒有履行原來的承諾;把注意力轉移到印太地區實施「戰略擴張」,引起中東地區美國友邦的疑慮與不安。

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沙烏地阿拉伯一直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堅實的友邦,美國也不斷地在安全上,武器供應上給予承諾及支持。拜登上台後,一再譴責沙國的人權等問題,而沙國也不願意配合美歐的石油增產及訂定油價每桶上限的要求,雙方的關係盪到谷底。對美歐來說石油減產會提高油價,這對石油出國大國俄羅斯而言可以增加外匯的收入,有利其遂行對烏克蘭的戰爭。此外,美國也擔心沙國與中國的石油貿易改用人民幣來支付,因而削弱美元的地位。雙方的立場在短期內似乎難以彌合。

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鑒於各國重視地球暖化的問題,沙國經濟對石油的單一依賴必須改弦更張,乃訂定「2030願景」,準備投入5000億美元發展汽車工業,軍武研製及流通服務業市場,並在沙烏地西北部打造一座新的未來城,及與華為合作布建5G網路等。這些都是中國的強項,會給中國企業帶來龐大的商機。

過去20年沙烏地與中國的經貿與投資關係十分密切,中國對沙投資總額高達1065億美元。2021年雙邊貿易達到873億美元,1990年時只有4.18美元,30多年間增加了200倍之多,可見雙方貿易關係之密切。貿易最大宗是石油及化學品,沙國出口的石油27%銷往中國,化學產品達25%。沙國及其他19個阿拉伯國家也已簽署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大戰略的環節。美國對沙烏地的牽制力就越來越薄弱了。

近年來中國非常重視對中東地區穆斯林國家的整體戰略布局,每年都會舉行不同領域的會談,包括固定的部長級會議。今年12月3日發表了1萬8000字的《新時代的中阿合作報告》,闡明跟阿拉伯國家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格局,攜手建構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此外,由中國主導的上合組織也由中亞延伸到中東國家,增加了沙烏地、埃及、卡達做為「對話夥伴」, 伊朗也準備加入。

從大的趨勢來看中東,美國在退縮,中國是進取;美國是口惠而實不至,中國是小口快吃,逐步吞噬中東的經濟大餅,並達到削弱美國勢力的目標。

習近平利雅德之行的目標不僅是拉攏穆斯林國家,也要達到敲山震虎分化美國與中東國家關係的目的。正如《金融時報》報導的標題指出,習近平訪問沙烏地是「站在美國的腳趾頭上」,痛不吭聲。(作者為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