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小孩是中暑高危險群!醫師教你:5招預防熱傷害

衛福部於今(7日)公布8月1日累積至昨日,短短不到一週,就有118人次因熱傷害就診,且人數持續上升中。(圖片來源/geralt@pixabay)

時序已經過了立秋,但民眾絲毫感受不到涼意,全台各地氣溫更是不斷飆高,氣象局已針對全台9縣市發布36度以上高溫警示。衛福部於7日公布今年6月共有376人次因熱傷害就醫,7月再創新高多達413人次。而8月1日累積至7日,短短不到一週,就有118人次因熱傷害就診,且人數持續上升中。

南韓上個月有29人因中暑身亡、日本更高達125人被熱死,衛福部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熱傷害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鹽份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熱水腫,及氣候、人為因素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對此,台北榮總急診醫學科主任侯重光提醒,須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者若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等狀況應立刻休息,必要時應緊急就醫處理。

老人小孩是中暑高危險群!小心室內中暑

熱傷害就診人數屢創新高,但個案並非全部都發生在大太陽底下,其實室內也會發生熱傷害!成大醫院急診部醫師高嘉隆指出,特別是老人和兒童對溫度的調節能力相對比較差,當室內溫度持續上升,過度出汗處於脫水的狀態,更會加重熱傷害的發生。

成大醫院急診部醫師呂建欣提到,有些老年人因有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而導致本身無法及時攝取足夠水分、或因藥物而影響水分與汗水的調節,造成體內的熱能無法順利排除。這時如果再加上高溫的環境,便容易產生中暑,體溫甚至常會高達攝氏40度以上。

「所以家中若有老人或兒童,更要注意室內高溫所導致的熱傷害。保持良好的空氣流動是避免這種狀況發生最好的方法,另一方面適時補充水分也能減少熱傷害發生的機會。」高嘉隆表示。

在酷熱的天氣下,父母帶小孩出門多以車代步,有時以為下車買個飲料或排隊買便當不會花太久時間,而將小孩獨自留在車上,高嘉隆認為這是相當危險的。「因為在車輛停止時,就如同一個密閉的烤箱,車子經過高照的艷陽直射,車內又無通風,沒有對流的空氣造成車內溫度不斷上升,隨時間增加溫度也會升高,熱傷害的機率也會直線上升。」

高嘉隆也提醒,不管位於室內或室外,若是產生頭暈不適、全身虛弱無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及體溫升高等等之症狀,都要注意是否有熱傷害之可能,此時需要適時補充水分及維持室內良好空氣流通,若症狀加劇則應盡速離開高溫環境以及迅速就醫。

每天至少喝水2,000㏄!5招預防熱傷害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也提供5招預防熱傷害,提醒民眾作好自我保護:

1.避免太陽直曬

儘可能避免於中午時段長時間進行勞動作業,將工作時間調整於早晨、下午2點以後,並適時使用遮陽布簾、利用電風扇或灑水裝置降低環境溫度,並應於陰涼處休息,減少大量汗水流失。

2.充份補充水分

定時喝水,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應少量多次飲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另可多吃含有較多水分的蔬果。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飲料。如有痙孿或抽筋現象可飲用稀釋之運動飲料或加少許鹽巴的冷開水。

醫師提醒,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少量多次飲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圖片來源/469112@pixabay)

3.穿著涼爽透氣衣物

採用棉質衣服,或能阻隔紫外線照射的功能性衣物,或擦防曬乳以保護皮膚。且搭配寬邊帽遮陽有助自保。另提醒眼睛也需以太陽眼鏡保護。

4.認識熱傷害徵兆

若尚未適應較熱的環境,切勿貿然從事過於吃力的身體活動,並於工作期間增加休息頻率,讓身體漸漸習慣熱環境。此外,要能辨識熱傷害發生症狀,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並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以隨時採取因應措施。  

5.具緊急處置能力

工作時應隨時注意身旁同事身體狀況,若有出現熱傷害症狀時,務必迅速自行或將該人員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更多信傳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