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怎麼入戲?李建義 靠眼睛為角色寫生

他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季檢察長、《老男孩》中吳爭的「父親」李利群、《三國機密》中刺破「偷梁換柱」真相的老宦官張宇……作為國家話劇院的資深演員,李建義的名字很多人未必叫得出來,但他絕對稱得上是觀眾眼中的老熟人。除了演戲,這個擁有一副好嗓音的老戲骨,還曾為不少影視劇擔任過配音工作。

而作為過來人,李建義對當下年輕人最想說的就是,「千萬不要把戲劇當成遊戲,就算有些喜劇和鬧劇需要演出遊戲感,演員也要把它看做是一次很嚴肅的藝術創作。」

而被問到話劇演員這個身分對他的意義,李建義說,「這意味著完整的藝術創作,影視劇是支離破碎的,需要導演把它們連接起來,但在舞台上,大幕一拉,就是我的了。」

演活宦官 靠30年前記憶

因為從小喜歡畫畫,成為演員後,李建義也習慣性地會給角色「寫生」,只不過不是用畫筆而是用眼睛。

比如這次在《三國機密》中飾演的張宇,已是他第五次飾演宦官角色了,除了在電視劇《御花子》、《真假王爺》中塑造過李蓮英,《少年天子》中的吳良輔、《天下第一》中的曹正淳,更是被奉為經典。

說起對於這一類角色的成功把握,還要追溯到30年前的一段記憶。當時還在讀小學的李建義有天去爺爺家玩,在門口碰到一個人,他張口便叫「奶奶」,卻被姑姑糾正「應該叫公公」,從大人們的談話中,他知道了對方曾經是皇宮裡的太監。「送他出門時,他的眼神和神態,一下就刻在我腦海裡了。所以這之後演宦官角色,我都會模仿他。」

出色嗓子 差點當上播音員

採訪李建義,你只需要靜靜地坐在一旁認真地聽,他能把每個問題的答案都變成有趣的故事,時間、地點、人物、場景,甚至出現人物的語氣和動作,就像在看一場電影。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李建義從小就擁有一副好嗓子,他還曾差點成為一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播音員。中學時,擅長朗讀課文的李建義被選入了學校播音組,並被引薦參加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面試。但最後李建義因為家庭原因,沒能成為播音員。

「我這一路,得到過很多老師的幫助。」老師,是採訪中出現頻次最高的詞彙,光是有名有姓的老師,他就提到了24位——體育老師把他推薦給方明,語文老師把他推薦給煤礦文工團的話劇演員李太林學習話劇。「那時候李老師輔導我,不僅不收錢,還經常讓我在他家吃飯。」

參加藝考 終於踏入這一行

儘管跟隨幾位前輩學習過表演及朗誦,但高中畢業後,李建義卻進了工廠,成了北京印刷廠的工人。

兩年後,正值藝術類院校恢復高考的第一年,不死心的李建義也報名考試。初試當天,下了夜班從工廠匆匆趕到考場的他,連工作服都沒來得及換,早點也沒吃,還沒等考試開始便「眼冒黑花」。面試結束後,他被通知直接晉級複試。

可惜,通過層層選拔後的李建義,卻沒能留在北京,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把他要了過去。那時藝術類院校學生不像現在,還沒畢業就有戲找上門,李建義一直擔心畢業後無法回京。「我從小在姑媽家長大,他們沒有孩子,考大學那年他們都70多了。那時候學生的命運全靠分配來決定。」

三國演義 為20個人配音

命運再一次眷顧了李建義,在他畢業那年,國家話劇院想從上戲招個老生類的演員,類型符合、拿了四年三好學生的他,順理成章地獲得了這個機會。

李建義說,他這輩子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沒能讀研,上世紀80年代單位沒放人,90年代終於同意了,他卻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

那時為了改善家裡生活條件,除了演戲,他還接了不少影視劇配音工作。最有名的是94版《三國演義》,除了在劇中飾演陳宮,他還擔任了20多個角色的配音工作。「有次我去中央電視台錄節目,正趕上隔壁是《三國演義》的後期製作辦公室,就聽見《三國演義》總導演王扶林老師說到我,『怎麼又是李建義!你給我配了多少角色,別人聽不出來,我還聽不出來嗎!』」

聊起那些年配音的經歷,除了帶來物質回報,李建義說,更重要的是讓他過足了戲癮。「配音也是在創作角色,吻合卻又不拘泥於演員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