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疲倦、疼痛可能是身體慢性發炎 醫:注重飲食、運動、口腔衛生


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及僵直性脊椎炎,皆與身體的異常發炎反應息息相關,台南市立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鄭傑夫醫師指出,慢性發炎是身體對於持續刺激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如果長期存在,可能會導致疲勞、關節疼痛、情緒等問題。

鄭傑夫醫師表示,飲食習慣對於緩解發炎反應也很重要,他建議患者應多吃蔬菜水果及魚類,減少紅肉及加工肉類的攝取,並盡量避免甜食及含糖飲料,可有助於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

鄭傑夫醫師提醒,透過調整飲食、規律的運動、紓壓可以降低身體慢性發炎。
鄭傑夫醫師提醒,透過調整飲食、規律的運動、紓壓可以降低身體慢性發炎。

此外,口腔健康常被忽視,刷牙不徹底可能導致口腔細菌滋生,引發牙周病,而牙周病不僅是口腔問題,還會導致全身性的發炎。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的風險也較高。

為了預防這些健康威脅,鄭醫師提醒,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每餐飯後記得刷牙,並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牙齒檢查。除此之外,根據個人體能狀況進行規律運動、戒菸及避免過度飲酒,對於改善身體的發炎狀況會有所幫助。

鄭傑夫醫師強調,現代人生活忙碌,常會忽視身體的求救訊號,要重視慢性發炎帶來的健康威脅,透過調整飲食、規律的運動以及適時的紓壓,以及充足的睡眠,和控制體重,都能減低身體發炎的風險,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

更多新聞推薦

「先有不進議會,後有拒國會改革?」 柯文哲嗆賴清德「法律與你牴觸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