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記錄 彰化大村車禍化為民俗信仰

雲科大副教授謝瑞隆說明大村老照片展的人文意義。(記者顏宏駿攝)
雲科大副教授謝瑞隆說明大村老照片展的人文意義。(記者顏宏駿攝)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彰化縣大村鄉公所為喚起鄉民對在地風土民情的回憶,去年向鄉民廣徵老照片,委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辦理「再現大村風華老照片展」。一九七六發生的「大村平交道大車禍」,成為老照片展的焦點之一,這場車禍奪走四十一條人命,其中有十六名是女學生,縣府和鄉民在當地建「淑女祠」,又稱「十六仙姑廟」,現稱為「慈悲寺」。罹難女學生從墓碑到陰廟再到祠,一場車禍變成當地特有的民間信仰。

雲科大漢學應用研究所副教授謝瑞隆說,一場車禍能化為「地方民俗信仰」相當少見,在徵求的一百多幀老照片中,有四張跟這場車禍有關,主要是淑女祠的落成畫面。

謝瑞隆說,大村平交道大車禍不僅是台灣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大村鄉的歷史大事,鄉民為罹難者立碑、建祠、建寺,一連串的轉化過程,代表它已轉化為大村的民俗信仰,鄉民認為「十六仙姑」已經成仙,伴隨菩薩而去,這是一段用宗教信印,療癒車禍後人心受創的過程。

大村鄉長賴志銘表示,老照片展可以讓鄉民了解多元的文化發展,並讓後人知曉今昔大村,共同留存地方記憶,使地方文獻保存更為完整。

【看原文連結】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球蟒」自強號車廂亂竄嚇壞清潔員 台鐵被迫換列車編組再發車
恆春漁民捕獲怪魚 「市場魚博士」鑑定竟是消失多年台灣絨毛鯊
高市府斥資5.3億 北高首座全新運動中心啟用
僧少粥多!候用校長不夠派 南投2國中+11國小主任暫代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