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660億美元超級收購黃了,Arm躺賺12.5億後准備IPO

並購失敗是行業的損失?

【導讀】老黃的一筆大生意黃了!由於多國監管機構遲遲不批准,英偉達宣佈放棄對Arm高達660億美元的收購計劃,這筆曾被老黃稱為「一生僅有的機會」的交易最終流產。而躺賺了12.5億美元的軟銀隨即決定讓Arm公開上市。

老黃夢寐已久的一筆660億美元大交易,正式告吹!

2月8日,由於「重大的監管挑戰」,英偉達宣佈正式放棄對Arm的收購。

而對於Arm來說,半導體歷史上最大的IPO即將開始。

雖然軟銀失去了一筆巨款,不過英偉達給的12.5億美元分手費,將會成為其第四季度的利潤。

而Arm將在2023年3月31日之前上市。

英美歐盟齊反對

2020年9月,美國圖形芯片巨頭英偉達同意以400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形式從軟銀手中收購Arm,這本該是芯片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樁交易。

在半導體芯片需求猛增之際,英偉達股價此前大幅上漲,而本收購案的價值也隨之節節攀升,最高的時候甚至超過了800億美元。

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勳在電話發布會上向媒體表示,這筆交易是他「一生僅有的機會」。他還表示,要說服監管機構將會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但是有信心來應對這些挑戰。

但這樁交易很快引起了全球監管部門和芯片製造業競爭對手的關切。

2021年8月,英國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調查,並發表聲明稱英偉達收購Arm引發了嚴重的競爭問題。

CMA表示,合並後的企業將有能力和動機通過限制使用Arm的知識產權(IP)來損害對手的競爭力。最終,這種競爭的喪失會扼殺一些市場的創新,包括數據中心、游戲、物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

2021年10月,歐盟宣佈對這筆交易進行深入調查,並計劃於2022年3月15日結束。

歐盟委員會擔心這項交易通過後,英偉達將有能力和動機限制競爭對手使用Arm的技術,給半導體行業帶來價格上漲、選擇減少和創新能力下降等負面影響。

歐盟反壟斷專員Margrethe Vestager表示:

「雖然Arm和英偉達並不直接構成競爭關系,但是Arm的知識產權為那些與英偉達芯片競爭的產品提供了重要支持。我們的分析表明,英偉達收購 Arm可能會導致其他廠商對Arm知識產權的訪問受限或降級,從而對半導體市場產生扭曲影響。」

2021年11月,英國數字大臣Nadine Dorries要求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對該交易進行第二階段的「深入調查」。

CMA有24周的時間完成其調查,該調查內容涉及「競爭和國家安全」。

2021年1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出手阻止,稱這將使英偉達不合法地掌控計算技術和設計領域,導致競爭對手需要開發自己的芯片加以對抗。

FTC表示,如果該交易被允許,合並後的公司可能扼殺下一代技術,包括用於運行數據中心和汽車駕駛輔助系統的技術。

面對訴訟,英偉達曾表示,「我們將繼續努力證明這項交易將有利於行業並促進競爭」。

此外,英偉達還提出了補救措施,以消除監管機構的擔憂。其中包括建立一個完全獨立的授權實體,以及在不歧視的基礎上向所有公司授權英偉達開發的基於Arm的知識產權。

然而,在努力了近18個月之後,美國、英國、歐盟均未批准這筆交易。由於過審無望,英偉達和軟銀只能宣佈放棄。

對於這次的IPO,Arm將任命一位新掌舵人。

Simon Segars將卸去Arm首席執行官職務,由該公司另一位高管Rene Haas接任。後者於2013年加入Arm,並在之前於Nvidia工作了7年。

6年前,軟銀以320億美元買下了Arm,但在推動此項業務增長方面一直舉步維艱。

作為一家單獨的上市公司,Arm的生活會更加艱難。

盡管它向一些最有價值的公司,包括蘋果、谷歌三星電子出售了關鍵的知識產權,但其銷售數字相對較小。 在 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最近六個月,Arm的收入只有14.6億美元。

雖然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6%,而且分析師預計,當Arm在 週二發布業績時,會有更強勁的增長。 但與更大的芯片行業相比,其規模相形見絀。 根據雅虎財經的數據,分析師預計 英偉達 本財年的銷售額將達到近270億美元。

此外,在最基本的層面上,Arm的競爭基礎是其指令集架構,它定義了什麼樣的軟件可以在芯片上運行。而Arm需要現金來跟上其大得多的競爭對手的步伐。

並購失敗是行業的損失?

1978年12月5日,物理學家Hermann Hauser和工程師Chris Curry,在英國劍橋創辦了CPU公司。1979年,該公司改名為Acorn公司。

起初,Acorn公司打算使用摩托羅拉公司的16位芯片,但是發現這種芯片太慢也太貴。他們轉而向Intel公司索要80286芯片的設計資料,但是遭到拒絕,於是Acorn被迫自行研發。

1985年,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設計了他們自己的第一代32位、6M Hz的處理器,簡稱ARM。這就是ARM這個名字的由來。

英偉達收購Arm,這宗IT領域歷史上最大的半導體收購案破產。其原因是在反壟斷領域存在重大的監管問題。

2020年9月,這筆總價值達400億美元的交易首次浮出水面,但從一開始就存在大量質疑的聲音。當時流傳的很多所謂的原因要不就不真實,要不就太誇張。

說別的之前,有必要先瞭解一下為什麼這筆交易舉足輕重。

英偉達的核心產品就是圖像處理單元,或者叫GPU。最一開始,GPU用在電腦上,為了提高電腦顯示圖像的能力,像玩電腦游戲什麼的畫質就會更加清晰,體驗感更好。

巧合的是,GPU本身的架構又很適合一些需要使用加速計算的任務,比如說實時圖像渲染、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等。這是第一個原因。

另一個關鍵原因是,只有GPU,是無法運行一個系統的。仍然需要CPU才能做到這一點,也就是中央處理單元。CPU的作用是啟動系統,運行大部分的操作系統和執行一些其它的任務。

過去,很少有游戲和超算以外的系統同時需要CPU和GPU,但現在情況可不一樣了。可以應用人工智能的系統越來越多,所以GPU開始被大量使用。

GPU的應用如今十分廣泛,從自動駕駛汽車,到視頻終端、數字化白板,再到工廠設備等等諸如此類的領域都有其身影出現。

第三個原因是,把CPU和GPU結合,還要優化它們的性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英偉達和ARM的合並對行業將是一個重大利好。

另外,英偉達一直致力於將其產品的價值從芯片領域延伸到系統領域。這一點,英偉達和大部分的芯片生產商並不相同。

舉例來說,英偉達 DRIVE 系列是應用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一套工程系統。它包含了英偉達的GPU、CPU、各種軟件、操作系統,還包括SDK。也就是說,汽車生產商直接應用DRIVE就足夠了,不需要再重新設計系統。

醫療保健領域的Clara則是另一個例子。Clara是一個醫療保健應用程序框架,包括用於人工智能驅動的成像技術、基因組學以及智能傳感器的開發和部署。

CPU和GPU的結合能讓英偉達更好地優化工程系統。這是對每一個人的利好,同時也能使創新的步伐加快。

有一部分人反對英偉達對Arm的收購的原因是,他們認為如果收購成功,那麼肯定會進一步鞏固英偉達在芯片產業的主導地位。這就是市場選擇的硬幣兩面,有利有弊。

雖然這種論調不無道理,英偉達確實佔有了市場 80% 以上的份額,當之無愧地處在主導地位,可是Arm在CPU領域的份額只有不到 10%,遠遠比不上Intel和AMD的CPU市場份額,它在 CPU市場只能算是個小角色。

十幾年間,Intel一直在GPU領域不斷探索,犯了不少錯誤,但總的來說還是不會有太大的下滑。英偉達收購Arm會讓後者壯大,但Intel還是會牢牢地佔據市場主體地位。芯片產業有很多次級市場,不把這些次級市場分清楚,就會認為芯片產業只是一個整體而已。

另外一些擔憂的聲音表示,目前許多科技公司都轉而用Arm為設備供電,最近的,比如說蘋果就這麼做了。Arm讓蘋果公司可以做出更薄、更輕、更強大的產品。

Sam Shead在CNBC的帖子中寫道,「分析專家表示,假如英偉達收購Arm以後不讓其他公司再在他們的半導體中使用Arm的芯片,那麼肯定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如果英偉達真這麼做了,那麼結局會是如此。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英偉達有這個打算。

英偉達的價值主要集中在公司的生態系統上。英偉達一直保持最高水平的開放,以最大程度地增加應用它們的技術的供應商。

有些批評人士指出,英偉達當時收購Cumulus的時候,導致了Broadcom與Cumulus的合作關系破裂。但這其實是Broadcom發起的,不是英偉達。

其實英偉達完全支持Broadcom和Cumulus的合作。但是Broadcom認為Mellanox收購英偉達是一種威脅。

所以Broadcom才發起了這次收購,此舉逼得原來其和Cumulus共同的客戶不得不做出選擇,更換芯片供應商。而英偉達一向相信,用戶應該進行選擇,他們認為最好的技術最終一定會獲勝。

收購之後,英偉達強調它將繼續投資Arm,並保證其它公司可以繼續使用Arm設計的芯片。但這筆交易目前來看成功不了了。

Arm和英偉達對於未來計算和AI領域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公司,如果收購完成,合並成功,那麼一定會加快很多行業創新的步伐,最終每個人都會受益。

參考資料:

https://www.ft.com/content/59c0d5f9-ed6a-4de6-a997-f25faed58833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softbanks-66-bln-sale-arm-nvidia-collapses-ft-2022-02-08/

https://www.wsj.com/articles/nvidia-softbank-call-off-blockbuster-arm-deal-11644297283?mod=hp_lead_pos1

https://www.zdnet.com/article/why-scrapping-nvidia-arm-deal-is-ultimately-bad-for-the-industry/

https://baike.baidu.com/item/ARM/5907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ID:AI_era),編輯:好困 拉燕 David,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