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索菲亞的美麗與哀愁

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非參觀不可的重量級景點-聖索菲亞博物館從6世紀誕生以來,角色多變,一路從教堂變成清真寺、從清真寺變成博物館、博物館又變成清真寺,每個角色與用途見證了來來去去的征服者,以及征服者背後的政治意圖。自古宗教的一大目的就是服務政治,而今聖索菲亞再次變身,首要服務對象無疑是土耳其獨裁強人艾爾多安,艾爾多安不但想藉此鞏固保守勢力對他的支持,也希望藉伊斯蘭勢力衝撞基督教為主的西方世界,拉抬他在中東的影響力。

智慧殿堂 多災多難

回顧聖索菲亞(Hagia Sophia) 歷史,建造者是東羅馬帝國(又名拜占庭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他在西元527年登基後,下令在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舊稱)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索菲亞」原意為「知識、智慧」之意,537年完工後至今,千年的悠久歷史,意味著多災多難,所幸建材用的是大理石,讓聖索菲亞即便經歷多次蹂躪與洗劫,至少能逃過被付之一炬的厄運。

聖索菲亞結合了羅馬帝國時代的巨大圓形穹頂,以及在拜占庭時代才開始大放異彩的細密鑲嵌畫。藝術結合宗教,讓這座美侖美奐的拜占庭建築成了中世紀最大的教堂。1054年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分成了羅馬天主教(天主教)以及希臘正教(東正教),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東正教的聖地。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君士坦丁堡慘遭破壞,聖索菲亞的功能也變成了羅馬天主教堂。

穹頂之下 數度改宗

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結束東羅馬帝國,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將聖索菲亞改為清真寺,在伊斯蘭最偉大的建築師錫南巧手改造下,被破壞殆盡的教堂恢復了雄偉與莊嚴的風采,也多了清真寺的特色,增建的米哈拉布(拱形的聖龕)以及4座尖塔(叫拜樓),百分之百的伊斯蘭特色。此外,原本的東正教聖像畫與鑲嵌畫都被塗上石膏遮住。但這反而讓珍貴的鑲嵌壁畫因禍得福,得以重建光明。

二戰後土耳其改為共和體制,國父凱末爾(Kamal Ataturk)在1935年宣布將聖索菲亞清真寺改成博物館,目的是希望土耳其政教分離,同時也擺脫對鄂圖曼帝國的懷舊之情。自此,聖索菲亞一直是基督與伊斯蘭兩大宗教和平共處的圖騰,後來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強人上台 淪政治棋子

可惜強人艾爾多安上台後,積極恢復政教合一的路線,終於在今年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宣布廢除凱末爾在1935年的命令,同意伊斯蘭團體的訴願,將聖索菲亞改回清真寺,艾爾多安隨即簽署行政命令,下令7月24日起開放聖索菲亞讓穆斯林禮拜。

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其實和土耳其的政局以及艾爾多安的個人野心息息相關。艾爾多安政府近來因防疫不佳飽受輿論壓力,為了轉移注意力並履行競選承諾,導致聖索菲亞淪為政治棋子。再者,艾爾多安與土耳其近年不斷倡議伊斯蘭主義與民族主義論述,試圖拉抬自己與擴大土耳其在中東的影響力,意在與歐洲和俄羅斯分庭亢禮。

觸動西方 敏感神經

聖索菲亞走過1500年歷史,見證東西方權力更迭,以及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消長興衰,這次從和平圖騰與文化遺產淪為艾爾多安的政治工具,以及民粹極右勢力的棋子,除了觸動西方世界敏感神經,也讓聖索菲亞拜占庭鑲嵌藝術的存續埋下陰影與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