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悖論:為何人們不想殺生卻又吃肉?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頭羊正劇烈掙扎。Kai必須使用擊暈槍數次才能放倒它。他面露猶豫。我以為他會放棄,但他深呼吸後扣下了扳機。六個月大的綿羊應聲倒地。但擊暈槍還不足以殺死它。Kai得割斷它的咽喉。屠夫走上前協助,加快宰殺的速度。

德國人每年平均食用近60公斤的肉類。美國和澳洲的人均肉食消費量則超過100公斤。但親自宰殺並肢解動物的人少之又少;多數人是向超市或肉販購買處理好的肉品。消費者很容易就遺忘,牛排曾是一頭活生生動物的一部分。

這樣的心理能幫助人們克服所謂的“肉食悖論”:一方面想吃肉,另一方面不希望看見動物受苦或死亡。

Kai站在一灘血水中,羊終於停止抽搐,生機全無地倒在他的腳邊。他無法忘記屠羊的過程,強忍著淚水,試圖整理思緒理解剛才發生的一切。“我殺了一只動物。”

肉類導致生態問題

Kai是我的同事。為了制作德國之聲的YouTube節目“Planet A”,他自告奮勇嘗試宰羊。這檔節目的主題圍繞各種環境問題,例如回收、塑料問題、糧食的浪費。

想要談論環境破壞以及氣候變遷,那就繞不開肉類消費這個話題。根據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Heinrich-Böll-Stiftung)、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BUND)以及法國《世界外交論衡》(Le Monde diplomatique)合作出版的“2021年肉類地圖冊”,全球70%的耕地面積都用於畜牧業。

延申閱讀:

肉類地圖冊: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吃什麼了

其中40%的耕地被用於種植飼料,主要是黃豆。隨著人們對肉類的需求上升,為了種植更多飼料及開辟牧場,森林及草原遭到砍伐破環。生物多樣性以及能儲存二氧化碳的植物隨之消失。

生產一公斤牛肉,平均用水量超過1萬5000升。工業化養殖尤其需要大量用水,導致河流及濕地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土壤鹽鹼化。

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傷害還不僅於此。養殖時使用的抗生素會產生多重耐藥菌,破壞生態系統,增加病毒由動物傳播給人類的風險。

狗和豬有何區別?

Kai很清楚吃肉對環境造成的負擔,所以參與了這次的拍攝。他一直知道,餐桌上的肉類在被擊暈及屠宰時,過程並不美好。盡管懷有罪惡感,Kai還是享受吃肉。擁有相同矛盾心態的人不在少數。

特裡爾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布特勒(Benjamin Buttlar)研究的正是肉食悖論。他認為,不殺生以及不造成傷害的基本道德原則適用於各文化背景中的所有人。

為了減輕道德上的負疚感,人類發展出一系列的自我辯護策略。自2010年起,研究動物與人類關系的學者有增加的趨勢。

例如生物學家布魯姆(Donald Broom)和神經科學家馬裡諾(Lori Marino)就認為豬有高度社交能力而且聰明,具同情心及自我意識。盡管如此,豬仍被歸類為“食用動物”,而且豬肉是繼禽肉之後,全球最常被食用的肉類。

將動物區分為食用動物和寵物是人類克服肉食悖論的一種策略。心理學家喬伊(Melanie Joy)稱這種分類法為“二分法”。布特勒指出,在認可寵物貓、狗是獨立個體時,肉食者不太願意承認農場動物的心智能力。如此一來,屠宰農場動物便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的心理負擔。

克服心理障礙的“四個N”

“此外,人們還有非常特別的合理化策略,轉移屠宰動物的責任。”布特勒表示,肉類消費心理可以概括為三個“N”:正常(normal)、必要(necessary)以及自然(nature)。

還有第四個“N”,指的是美好、美味(nice)。對許多人而言,肉類的美味令人難以舍棄。

在割斷羊的脖子、羊停止抽搐後,Kai呆立當場瞪著眼前的景象。2019年,單是在德國就有7.63億動物被屠宰。全球每年宰殺的動物更超過700億。Kai轉頭看著攝影機問道:“這麼做就只是因為我們要吃肉?”

第一世界的問題?

這些動物多數是在工業化國家飼養,以流水線的方式大規模屠宰。根據《肉類地圖冊》,光是在中國所生產的肉類就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非洲的人均肉類消費量則是每年17公斤,相當於美國人或澳洲人的約六分之一。

但布特勒指出,人們在肉食悖論中“認知失調”心理過程,適用於世界各地的人類。所謂的“認知失調”指的是人們心理態度和行為不一的情況,簡單地說就是一方面為動物的死亡與苦難感到同情,但卻繼續食用肉類。

布特勒引述了一份跨文化肉食悖論差異研究指出,研究人員發現,一些特定的思維在跨文化間是通用的。例如,當人們看到被宰殺後還帶著頭顱的動物全屍時會產生不適感,這會令人想起肉類的來源,進而失去食欲。Kai自己也深有體會:“當羊的頭顱被切掉、剝皮後,它就只是一塊肉。”

布特勒說,這份研究也顯示,在主要使用人力屠宰的國家,這樣的心裡差異相對較小。

此外,目前的研究也推測,當一個人對問題感覺越切身相關時,他所感知到的認知失調感便越強烈。人們不會否定世上所有被食用動物的心智能力,只針對自身文化中經常食用的肉類。例如,狗在許多西方國家中被當作寵物飼養,主要食用的肉類是牛羊豬雞,吃狗肉的行為便無法被合理化。這也證明,肉食悖論確實是跨文化的現象,但又依文化而定有所差異。

習慣的威力

當人們試圖通過一些策略合理化肉類消費的行為時,也有部分人放棄食用肉類或動物制品,借此擺脫心理上的認知失調。筆者在吃蛋奶素19年後決定改吃全素,對我而言這是解決肉食悖論最簡單的策略。但心理學家布特勒否定了我的觀點。他表示:“在多數社會中,食用肉類是正常做法。”

筆者來自一個素食主義的家庭,所以將飲食習慣改為全素並不困難。但Kai的家庭習慣食用肉類,肉已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部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調適,Kai又開始吃肉。或許是出於習慣,他自己也不確定。

布特勒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與道德考量相比,吃肉會破壞環境並引發健康問題這樣的信息比較無法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

盡管如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Kai無法忘記親手宰殺動物的這段經歷。“死亡本身令人感到震撼。”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Julia Ver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