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債市高檔震盪,有可能泡沫化嗎?觀察2重點避免恐慌

全球主要股、債市都不便宜了,部分專家與投資人擔心股市與債市正在泡沫化。此外,因新冠病毒疫情而迅速成為顯學的綠色投資,由於部分公司的股價飆漲數倍到十數倍,也被冠以泡沫之名。

若投資人了解泡沫的基本「長相」與意涵,面對股市、債市、綠色這3種泡沫,多能以平常心看待,即使面對今(2021)年3月10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跳升、數次攀至1.5%以上,導致科技股大幅修正,也不會過度恐慌。

若企業持續獲利
泡沫破滅機率不高

美股是全球股市龍頭,道瓊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都已創下新高,當然,在股價一路攀高的同時,泡沫聲也不斷。以標普500指數為例,2010年初指數尚未達目前水平的一半,當時市場就已出現「泡沫」言論,至今漲勢亦未曾停止。

今年2月中到3月初,那斯達克指數跌幅逾10%,許多科技公司股價修正幅度更大,市場又出現一堆泡沫破滅的聲音,富達投信投資長張翠玲並不認同,她強調,2000年的科技泡沫是多數的錢都往沒有獲利的公司跑,當時很多科技公司不是沒賺錢,就是盈餘無法支撐高昂的股價。

反觀,現階段許多科技股的股價飆漲都有企業獲利在背後支撐,就算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市場對獲利的預期須重新調整,但只要企業盈餘持續表現不錯(獲利具可持續性),泡沫破滅的可能性就不高,就算泡沫破滅也只是股價修正,不至於崩盤。

為何10年期公債殖利率短期飆漲會讓市場緊張?主要原因是,一檔股票的價值是用其未來的現金流來計算,這說明2件事:一是企業獲利與盈餘很重要,二是折現率(利率)不能變高,一旦利率增加,代表企業的獲利至少應同比例增加,否則股票價值就會降低,原本合理的股價就可能變成不合理。

這也是張翠玲強調後續利率變化是重要參考因子的理由,影響所及是很多股票的評價(本益比)面臨再調整,在調整過程中,可能導致股價動盪加劇。此外,若利率上漲的速度過快,背債過重的企業與國家的債務壓力將迅速拉高,企業或國家是否能承擔,也將是另外一個需要認真注意的問題。

多數債券偏貴
但泡沫化仍太早

債市泡沫問題則來自於投資人擔心,走了30餘年的債市多頭會不會轉成空頭?張翠玲建議可從2方向來看:一是債市是避險工具之一,二是全球央行採行寬鬆貨幣政策。綜合來看,美國聯準會可能至2023年才考慮轉變政策方向,再加上現階段雖然多數債券偏貴,卻不像2008年的次貸風暴,資金拿去買進一些價值很低、但被包裝過的結構性商品,因此談債市泡沫破滅、甚至轉空頭仍太早。

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也認為,不須擔心債市泡沫的問題,理由是,去年前3季很多公司重新再融資,拿到新的長期資金,若經濟景氣恢復不如預期,融資市場緊縮,企業也不缺錢。至於擔心企業負債比高的問題,周文森解釋,低利率環境下,央行鼓勵企業借錢,很多公司借錢的目的是安全感,而不是真的缺錢,這樣的負債品質相對讓人放心。

最後來看看綠色泡沫,投資人積極將資金投入任何看起來「綠色」的商品,導致去(2020)年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相關的全球基金吸引近3,500億美元,年增長逾1倍(晨星數據),推升乾淨能源等相關公司的本益比至非常高的水平。

周文森認為,綠色泡沫問題不存在,目前僅為產業週期或供需間不平衡等引起的短期股價動盪。張翠玲則指出,確實有一些打著ESG名號,但實際上ESG含量很少的混水摸魚情況, 惟ESG是全球政府支持的政策,聚焦確實具有ESG內涵、獲利呈現長期增長,或者具有人口老化等主流長期大趨勢的公司,才能避免泡沫破滅的情況。

市場小泡沫不斷
觀察2重點可避免恐慌

看來,股市、債市與綠色投資等即使出現泡沫,多為小泡沫,投資人只要聚焦可以持續創造營收與獲利的公司,就無須擔憂,後續應持續觀察的關鍵則有2點。

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周文森強調,聯準會無法接受信用市場機制被破壞,因為若信用機制破壞,經濟會垮掉,需要用更多的寬鬆政策來挽救。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聯準會沒那麼擔心,就是因為信用利差並未擴大太多,也代表市場並未預期會很快升息,導致經濟復甦放慢、企業獲利變差。

周文森預期,經濟景氣仍處恢復初期,通膨屬短期現象的機率較大,聯準會因目前情況而調整利率的機率偏低。此外,2~3月科技股修正時,其他景氣循環股上漲,呈現類股輪動格局,並非泡沫破滅。

各國政策與企業獲利、盈餘。例如全球主要國家支持綠電、碳中和等政策,ESG長線成長趨勢不變。在長線趨勢下,張翠玲強調,有實質獲利與盈餘支持的企業,其價值將持續往上,即使過程中股價飆漲,而引發泡沫破滅與股價修正,股價長期仍將隨價值而上揚。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1年4月號《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