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洛區:如果不理解階級鬥爭 就無法理解任何事物

文/Lorenzo Marsili(作家、European Alternatives共同創辦人)
英國電影導演肯・洛區(Ken Loach)是當代電影最著名的發言人之一。他是積極參與社會的藝術家,也是少數二度獲頒極具聲望的金棕櫚(Palme D'or)的導演之一。肯・洛區的作品通常討論社會與政治主題。他的作品橫跨西班牙內戰(《土地與自由》)、洛杉磯清潔工人罷工(《麵包與玫瑰》)、侵略伊拉克(《愛爾蘭之路》)、愛爾蘭獨立戰爭(《吹動大麥的風》),以及福利國家壓迫的一面(《我是布萊克》)。在所謂「民粹起義」引發許多對於經濟不平等及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角色的辯論之前,肯・洛區一直都是工人階級意識與它們在新自由主義下如何轉變的偉大敘事者之一。

在這段與義大利作家暨政治運動者羅倫佐・馬斯里(Lorenzo Marsili)的對話中,肯・洛區檢視藝術在政治轉型之際扮演的角色、工人階級的演進、今日階級鬥爭的意義,以及左翼在創造激進變革上的失敗。

訪問是在《人民》(DEMOS)拍攝期間錄製。《人民》是一部即將推出的紀錄片,羅倫佐・馬斯里在片中橫跨歐洲各國,研究金融危機後十年的跨國團結現象。



羅倫佐・馬斯里:關於藝術在政治變革中的角色爭辯已有很長一段歷史。顯而易見地,我們今日正經歷巨大的地緣政治轉型及全球迷航的時刻。你如何看待創意在此刻可以扮演的角色?

肯・洛區:大體而言,我認為藝術的唯一責任是道出事實。任何以「藝術應該…」的詞句是錯誤的,因為藝術可以扮演哪些角色,取決於作家、畫家或是敘事者的想像力與認知。我們必須主張人們如何共同生活的基本原則。作家,知識分子與藝術家的角色,就是將這些原則視為核心綱領。這是一種歷史與長期鬥爭的視野,因此如果你可能得策略性地撤退,重要的是必須意識到這仍是一次撤退,並且牢記核心綱領。這是無須涉入日常戰術的人可以做的事。


■  全文請見苦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