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寶寶面朝外看世界,還是面朝內看著爸媽?別小看這個問題,攸關孩子重要發展!

嬰兒背帶的出現,讓父母們隨時能帶寶寶外出自由活動,也不影響和寶寶的親密接觸,成為現代人育兒不可或缺的工具!近來發現許多歐美父母使用背帶時,都訴求讓孩子面朝外側,希望與寶貝一同感受外面世界的模樣,這種照顧寶寶的方式讓許多家長紛紛學習!但是雖然外界的刺激可以幫助嬰幼兒提高大腦發展及感官運動能力,可是一不注意這樣的「過度刺激」卻可能造成反效果。

沒有不好睡的寶寶 只有沒注意的大人 「過度刺激」讓寶寶瀕臨崩潰!

從寶寶出生到三歲,堪稱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寶寶透過觸覺、嗅覺與味覺的刺激,將週遭訊息滲透到感官中,有利於智力成長與發展。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表示,人類視覺的「立體感」必須從寶寶時期開始培養。因此,讓寶寶有足夠的機會去認識外面的世界,並不是一件壞事。

但是,並非刺激越多就會發育得越好,嬰幼兒接受刺激的重點在於「適當」,過度刺激嬰兒可能會導致認知功能上的行為差異和缺陷,進而干擾寶寶的睡眠模式。

寶寶若受到過度刺激,身體因為勞累變得僵硬、眼神空洞;心理上則變得敏感,容易煩躁或緊張,導致寶寶可能昏昏欲睡,但睡到一半卻又起來哭鬧!

事實上,嬰兒在接受過多刺激時,會出現別過臉、用雙手擋住眼睛、或是其他逃避刺激來源的跡象,若爸媽能即時察覺,並立即停止刺激,就能避免孩子有不舒服的感覺。但是用背帶把寶寶朝外背的時候,不僅容易忽略寶寶的動作,也失去面對面、眼對眼溝通及安撫的機會。

背者平衡最重要!尤其是「女性」更要注意重心不穩、導致寶寶受傷!

一般來說,使用背帶時,寶寶的頭部最好在胸口的位置,讓背者低頭就能親吻到寶寶。而女性身體比例大多屬於腳長身體短,因此,背帶如果沒有調整正確,在行走時視線便很容易被寶寶擋住,再加上女性力氣本就較小,所以在上下樓梯時,為了支撐寶寶的重量,會自然將骨盆往前傾,這樣就幾乎看不到腳下視線,因此一旦踩空,後果不堪設想。

此外,當寶寶面朝外時,因為好奇以及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寶寶的小手小腳就會不斷揮舞,如此更造成大人重心不穩,大幅增加行走時的危險性。反之寶寶若是面朝內,便能自然地抱住背者,行走時便更加穩定。

走樓梯時,腳下視線容易被寶寶遮住,對寶寶與背者而言都非常危險。(圖 / ziptopia.com)
走樓梯時,腳下視線容易被寶寶遮住,對寶寶與背者而言都非常危險。(圖 / ziptopia.com)

走樓梯時,腳下視線容易被寶寶遮住,對寶寶與背者而言都非常危險。(圖 / ziptopia.com)


既能增加視野又能保持與背者的親密感,答案是「側背」最好!

成長中的寶寶,既需要適當的大腦刺激,也需要緊貼爸媽的安全感,因此面朝外缺點多,朝內又擔心刺激不足,到底怎麼背才好?而大人的重心平衡,又應該如何同時兼顧,以避免寶寶與大人一時不慎發生意外呢?

側背背帶的設計正好兼顧這兩項需求,不僅有利於寶寶接觸世界外,也能緊緊貼住爸媽。

寶寶透過四處觀望、視野變大,得到視覺、聽覺刺激;而肌膚接觸則能獲得觸覺與味覺刺激,更有助於嬰幼兒全面性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如此父母才能針對寶寶的需求給予立即回應。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常被揹的寶寶較容易獲得需求的滿足,並且能夠降低50%的哭泣,長大後也更容易成為獨立自主的人。並且比起其他姿勢,側背讓背的人更加行動靈活、容易掌控視線與身體平衡,安全也獲得保障。

側背一方面有利於寶寶接觸世界,而且讓爸媽與寶寶溝通零距離。(圖 / mamaway提供)
側背一方面有利於寶寶接觸世界,而且讓爸媽與寶寶溝通零距離。(圖 / mamaway提供)

側背一方面有利於寶寶接觸世界,而且讓爸媽與寶寶溝通零距離。(圖 / mamaway提供)

育兒也有許多理論學派,無論是支持百歲醫生從小訓練孩子獨立的派別,或是支持「親密育兒法」的學說,都不可否認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提供依附關係的安全感是一大重要課題,對寶寶的情緒發展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延續到他長大成人、以及他的性格和他與同儕的互動。聰明的爸媽在選擇背帶時,務必選對揹的姿勢,利用側背的方式讓寶寶換個角度看世界,不僅能增加親子的親密時光,還能對寶寶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


相關報導
媽媽的代價》「做月子」是必要的嗎?中醫、西醫大PK
台灣產婦可以坐一個月月子有多幸福!遠嫁荷蘭的她:產後彷彿被丟到無人島上般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