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疲勞、淋巴不通都讓你耳鳴!按摩5種對應穴道保養改善


你也因為耳鳴感到困擾嗎?因為生活壓力大,耳鳴已經成為現代人身上常見的疾病,除了會對日常作息產生影響,尤其是在相對安靜的深夜,更可能成為失眠的元兇。不過,韓國中醫師鄭世妍(정세연,音譯)表示,其實只要在症狀出現時按壓特定穴道,就可以達到緩解效果。

耳鳴其實是聽力警訊 症狀每天持續5分鐘就該就醫

鄭醫師解釋,耳朵會負責接收外界的聲音,經由一連串的過程,最後藉由聽覺神經傳達到腦部,因此,與其說是「耳朵聽到聲音」,其實更精確應該是「腦聽到聲音」。由於過程中牽涉到耳朵與腦部,除了耳部疾病外,「耳鳴」原因也可能在腦部,尤其在聽力退化的狀態下,由於腦部的補償機制,就算是很小的聲音也會在傳達的過程中被增幅。

鄭醫師說:「如果是高音頻的聽力退化,則會產生『逼』的尖銳聲響;至於低音頻的聽力損傷,則會聽到『嗡嗡』的聲音;整體聽力退化,則會聽到『唰』的聲音。」換句話說,耳鳴除了單純的耳部疾病外,也可以視為聽力下降的警訊。

此外,耳鳴與重聽其實也有高度相關,儘管有些耳鳴患者會覺得自己還是聽得到別人講話,事實上只是因為聽力的退化是循序漸進,而不是一天就有很大的落差。尤其若是每天都會耳鳴持續超過5分鐘,鄭醫師也提醒最好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壓力、腎臟機能下降、壓力 這些都可能導致耳鳴

至於導致耳鳴的原因,鄭醫師表示,除了單純的聽覺細胞老化,在中醫觀點中認為和各種體液循環有關的腎臟機能減退,也會導致耳鳴出現,甚至有「腎虛耳鳴」的說法:「尤其是天生腎臟機能低下,或是因為過勞、睡眠不足導致副腎機能下降等,都可能導致耳鳴。」

此外,壓力也是導致耳鳴的常見因素,古代君主日理萬機,像是朝鮮王朝的仁祖大王,就有「經常無緣無故聽到像是蟬鳴、敲鐘聲音」的困擾。儘管聽覺系統本身並沒有問題,也會因為壓力導致的焦躁、不安、憂慮,導致聽覺神經過於亢奮,導致耳鳴出現。「由於耳朵內部有許多微血管,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血液循環不良,也會導致耳鳴。」鄭醫師補充:「甚至顎關節與脊椎問題,或者抗生素、抗發炎藥物及麻醉後,也都可能會有耳鳴的症狀。」

除了找到真正的病因,若是症狀突然出現,鄭醫師也建議可以透過穴道按摩,刺激相關淋巴循環及腦部的氣血循環,來達到緩解耳鳴,甚至是預防各種耳部疾病的效果。

緩解耳鳴就按這穴道1:翳風穴

翳風穴位在兩側耳垂後凹陷處,它與人體向上的氣血循環有關,除了耳部疾病外,也能夠幫助治療中風、口眼歪斜等症狀。在耳鳴方面,這個穴道能夠幫助緩解因為顎關節、脊椎問題導致血管與神經受到壓迫,進而容易聽到怪聲音的症狀。

對於這些症狀,鄭醫師建議可以用食指壓在穴位上,以畫圓的方式刺激約10下,接著再朝向耳朵前方用力按壓約2~3秒再放開,如此反覆10~20次即可。

翳風穴為改善耳鳴、重聽的重要穴位之一,透過刺激改善腦部血液流動的有助預防耳鳴重聽
翳風穴為改善耳鳴、重聽的重要穴位之一,透過刺激改善腦部血液流動的有助預防耳鳴重聽

緩解耳鳴就按這穴道2:耳門、聽宮、聽會

尤其對於因為壓力大導致的耳鳴,鄭醫師建議可以按壓「耳門+聽宮+聽會」的穴道組合,也就是所謂的「耳三穴」。以位置來分,耳門位在位於耳朵前方,張開口時在耳珠上方會出現的凹陷處;聽宮則是位在耳門穴下方,耳珠旁邊的凹陷處;而在聽宮下方,張開口時會凹陷的則是「聽會」。

「按壓耳門能夠達到疏通的效果,並且讓累積在耳部的火氣能夠排除。」鄭醫師解釋,「聽宮」與「聽會」則是與聽覺有關,能夠幫助緩解各種聽力、耳部疾病的穴道:「比起一個一個單獨按壓,『耳三穴』因為距離很近,也可以同時用三根手指頭進行指壓,但要注意不要壓太大力,否則會因為脈搏聲響感到不適,只要用按摩的力度,每次持續2~3秒,並且反覆按壓10~20次即可。」

一指按3耳穴
一指按3耳穴

緩解耳鳴就按這穴道3:中渚穴

如果是因為過勞、睡眠不足,鄭醫師則建議按壓位於手背無名指和小指之間,掌指關節前1/3凹陷處,也就是大約手掌最上方掌紋的對面的中渚穴:「除了可以改善像是耳朵被罩著的耳鳴症狀,中渚穴還可以改善因為壓力,導致的肩頸肌肉緊繃、疼痛。」至於按壓方法,同樣是每次持續2~3秒,並且反覆按壓10~20次即可。

中渚穴
中渚穴

緩解耳鳴就按這穴道4:湧泉穴

湧泉穴位在腳底板,當腳趾全部用力縮起時最明顯凹陷的地方,鄭醫師表示,這個穴位聚集了人體所有的氣,藉由按壓能夠改善腎氣機能,並且緩解「腎虛耳鳴」的症狀。由於位在腳底,比起直接用手按,鄭醫師更建議藉由網球、高爾夫球或者指壓板等道具來協助,只要坐在椅子上用腳踩,就能夠達到刺激的效果。

湧泉穴
湧泉穴

緩解耳鳴就按這穴道5:三陰交

另一個位在下半身可以緩解耳鳴的穴道,則是在腳踝內側,大約4隻手指併攏高度的「三陰交」,它是肝臟、脾臟與腎臟等三條陰經的交會穴,能夠幫助緩解因為身體機能導致的耳鳴症狀,尤其和湧泉穴一起搭配,更能夠達到刺激淋巴循環的效果。不過鄭醫師提醒,這個穴道也可能會引發子宮收縮,如果是處於懷孕狀態,則應該要避免按壓三陰交。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腎虛、疲勞、淋巴不通都讓你耳鳴!按摩5種對應穴道保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