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手術怕癱怕變植物人 不切頭骨的手術神奇運用

52歲的林小姐近年來因內分泌失調,視力模糊,生活無精打采,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腦下垂體竟長了一顆4公分的顱咽腫瘤(craniop-haryngioma),嚴重壓迫到視神經與腦幹,需要進行手術。

她以為要開腦,嚇得半死,所幸經醫師解說,原來腦下垂體附近的腫瘤目前大多能透過微創內視鏡手術,從鼻孔內伸入器械摘除,不需開顱、剃髮,傷口小且復原快。林小姐最後順利接受腫瘤切除,5天後就出院。

很多人聽到腦部有病變都會怕頭蓋骨被鋸開,也就是擔心開腦;更多人擔心,一旦腦袋動大刀,失敗了會變植物人或癱瘓,臺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神經外科助理教授黃博浩接受《好健康》雜誌訪問時指出,腦部手術失敗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為腫瘤沒有切除乾淨,另外手術後的併發症,如大量出血、感染,若情況嚴重都可能需要再次手術處理。

臺大醫院研究發現,微創手術後腦出血機率低於1.5%,遠低於傳統手術,需再次手術的機率也低於2到3%,微創手術的神經傷害比例也比傳統開顱手術低。不過任何腦神經外科手術皆有可能造成死亡、終生癱瘓、植物人的機會,微創手術雖然機率較低,但並非零風險,術前仍應和主治醫師充分溝通相關風險。

傳統開腦手術係指翻開頭皮、鋸開頭骨,通常會留下較大的傷口,且手術中必須「勾腦」(brain retraction,利用專門的器械將正常腦部組織勾開,有可能造成腦部傷害。)而腦部微創手術的特點是傷口較小,且不需像傳統開腦手術必須「勾腦」。施行腦部微創手術時,顯微鏡或內視鏡都是醫師可能會用到的輔助儀器。不過,並非所有腦部疾病都可用微創手術。

比起開顱手術需要勾腦多少會傷及腦部正常組織,內視鏡手術透過透明手術套管,將局部腦神經纖維撥開,壓力可平均分布在套管上,減少腦部傷害。高階核磁共振腦神經纖維分析研究顯示,能降低對腦神經纖維傷害近30幾倍。此外,微創手術優點為傷口小、失血量少、恢復時間短、神經功能保存率較高,更能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

目前大約7成的腦瘤可以利用腦部微創手術治療,但並未定論多大的腫瘤適用或不適用內視鏡手術,理論上若腫瘤較大,內視鏡手術拉長時間、慢慢切除,仍是可行,但仍要視腫瘤的位置而定,部分腫瘤仍以傳統開顱手術為佳。未來國內技術持續進展,內視鏡若能運用在切除位於大腦深部腫瘤,相信對病人助益甚大。

延伸閱讀:不用鋸頭骨、翻開頭皮…腦部內視鏡微創手術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