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侷限 台灣如何走向世界

中國時報【簡立欣╱特稿】 大陸國文課本的文言文是台灣的好幾倍,而且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讀古詩文,事實上大陸國文課本的翻譯文章也是一絕,不但從國小開始就讓學生接觸外國經典,且國家多,歐美日俄都有,文體涵蓋也相當廣泛,除了文學,連科普、演講都納入。相較之下台灣自我侷限,一方面對文言文比例斤斤計較,另一方面翻譯文學也極少,如此下去不知我們要拿甚麼「走向世界」? 大陸選文質量俱佳 大陸國文課本的翻譯文章質與量均佳,可以看出編者的用心良苦。像人教版國中課本累積選入不下40位外國作者的作品,有些作家,如有「短篇小說之王」之稱的法國莫泊桑、俄國契訶夫,法國小說家雨果作品等入選作品還不只1篇。 除文學外,大陸語文課本的科普文章或科幻小說也不少,像是科幻小說迷一定聽過的艾西莫夫,有國一課本選入他的兩篇短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談科學觀與學術思想,法國科幻小說家朱爾.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海底兩萬里》,《時間簡史》作者霍金的故事;美國實業家羅迦.費.因格的文章《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一開始居然在談數學幾何問題,還有大陸本土作家談家楨的《基因複製工程》等。 科普及演講都納入 精采的演講稿也被選入。包括馬丁路德.金恩〈我有一個夢〉,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升空後爆炸,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美國總統雷根以《真正的英雄》為題,那篇充滿力量且打動人心的演講稿;1878年法國雨果《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都在此列。 從國小到高中,12年的外國作品累積下來,能量驚人,學子飽覽各類文章,思緒才會廣泛,眼界才會打開。再看看今天台灣的文白比例之爭,以及少得可憐的翻譯文學,讓人忍不住喟然長嘆,不要古典,也沒有真正親近過世界,我們的國文課本到底要走向何方?